倩玉小说网

第30章 第30集《摄大乘论》【3 / 3】

妙音0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就是凡夫在因缘法当中,有时候追求来世的安乐,有些人追求今生的安乐。一个人会追求来生的安乐,他容易造善业;如果你是追求今生的安乐,你容易造罪业。就是同样是因缘所生法,因为我们有一种要追求的心,就像口渴的鹿,所以就产生很多很多善恶业的烦恼。

癸三、梦喻

云何无义,有爱、非爱受用差别?为除此疑,说所梦喻。

前面是讲因地,这里是讲果报的受用。说因缘所生法是无自性空,为什么我们感受到有种种快乐的果报,跟痛苦果报产生呢?佛陀说:像做梦一样。你做梦的时候是不真实的,但是遇到恐怖的梦,你会感到恐怖;遇到甜美的梦,你会感到快乐。所以说梦中境是暂时有,但是它也会产生快乐跟痛苦的感受,用做梦的譬喻。

比如我们经常说同床异梦,十几个人坐一张床,每一个人做的梦不同。比如说,同样是义德寺,我们一百多个人坐在这个地方,我们所做的梦不同,循业发现。你的梦,你感受到:诶!义德寺是一个安乐的环境。有些人则是:义德寺给我太大的压力。(呵──)那这个怎么办呢?

就是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梦中。如果说它是真实的,就不能改变,你要不相信,你如果对这个环境不满意,你拜忏拜三个月,很真诚的修忏,三个月以后,你会做另外一个梦,(呵──)你就会感到:诶,不错啊!你会从这个梦转成另外一个梦。这是梦幻泡影,就是这个梦,它可以变化,但是你在梦中的时候,你真实有这样的感受。

癸四、影像喻

云何无义,净、不净业,爱、非爱果,差别而生?为除此疑,说影像喻。

因缘所生法的依他起是无自性,怎么会有业力的招感呢?善业招感安乐的果报,罪业招感痛苦的果报呢?前面是单独约因跟果,这个地方是因果的招感。佛陀为了除此疑,说影像喻。你一个人站在镜子前,它就现出人的影像;一个美国人站在镜子前,它就现出美国人的影像:这个人的本质是因,这个影像是果。就是说,你今生的果报,是前生的本质招感的,你前生有什么业,你今生受什么果报;你今生又造了一个业,又招感来生的果报。

简单的说,今生的你,是前生的你造作的;来生的你,是今生的你造作的。所以它本质显现影像,又有一个本质又显现影像。所以我们从本质,从因可以看果,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果看因。你看看你今生的人事遭遇,哪些是如意?哪些是不如意啊?你也可以知道你前生做了什么事,从影像也可以推知本质,也可以。从这个影像跟本质之间的互相影射,就知道因果招感的道理。

癸五、光影喻

云何无义,种种识转?为除此疑,说光影喻。

依他起法是自性空的,为什么会产生内心种种欢乐、悲伤的情绪呢?前面四科是约着外境的因缘而引生的内心作用;这个地方是内心的独头意识,不须要外境。

为除此疑,说光影喻。就是说同样是一个阳光,因为照射在不同的物体,产生的光明、黑暗不同。比如说你今天是一间大的房子,你就会看到一大片的光明,但是它背后就有一大片的黑暗;如果是一棵小树,你看到的是小的光明、背面是小的黑暗。就说明众生的情绪,跟他心中的有所得是有关系的。你今天对这件事情,有欢乐的感受,你一定会有悲伤的感受,光明跟黑暗永远存在。如果你对很多事情会感到极度的快乐,这不吉祥,(呵──)这表示当你悲伤的时候,你也会比别人悲伤。

所以修行者,蕅益大师说:平淡!就是说,因为你欢乐的时候,没有很欢乐;你痛苦的时候,也就不会太痛苦。你的光明面愈多,黑暗面也一定愈多,阳光照射出来,一定有光明面、有黑暗面,你光明面有多大快,黑暗面就有多大块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种种心识情绪转生的理由,就是凡夫的有所得。

癸六、谷响喻

云何无义,种种戏论言说而转?为除此疑,说谷响喻。

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,那我们怎么会有种种言论的思想产生呢?佛陀说谷响喻。就是你讲出一句话,这句话就会产生很多很多震荡的回音。比如说,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北宋的大文学家黄庭坚居士。他今生所有的思想,他找到他前生的时候,把他过去的数据打开,其实他前生就有这种思想。

就是说,我们内心当中,今生会接受很多的讯息,这个时候心中会讲很多话,在内心当中不断的震荡,这个震荡会震荡到来生。你前生有什么思想,你的思想就会震荡到今生;你今生又会产生变化,你的思想也会震荡到来生。他前生是相信小乘法,他今生就很可能会接受小乘法;你今生接受大乘佛法的,(来生)你也很可能接受大乘佛法。这个就是一种空谷响,你讲出一个思想,这个思想就会产生反弹。

癸七、水月喻

云何无义,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?为除此疑,说水月喻。

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,为什么得到禅定的人,在禅定的境界当中,他能够生起种种的真实受用?他在禅定当中,他一念心可以看到大陆的苏州、大陆的南京呢?为除此疑,说水月喻。因为他的水愈平静,众生心垢净,菩提影现中,他月亮的影像就更清楚。这就是为什么禅定的人,他能够产生更大的受用,因为他的水更平静了,就是这样的譬喻。

癸八、变化喻

云何无义,有诸菩萨,无颠倒心,为办有情诸利乐事,故思受生?为除此疑,说变化喻。

既然依他起的自性是毕竟空,为什么菩萨内心依止无颠倒的菩提心,还来成办种种利乐的事情?来三界受生?也就是说,从因缘所生法来说,众生是梦幻泡影,他的自性不可得。既然没有真实的众生,为什么菩萨还要来到三界受生呢?为除此疑,说变化喻。

说魔术师看到这个小孩子哭泣,他变出种种的糖果,来安慰这个小孩子。就表示,佛菩萨虽然看到众生的本性是毕竟清净空寂的,但是他也看到有如梦如幻的众生,所以他就用如梦如幻的教法,以五乘的教法来摄受众生,让众生得到今生的安乐,乃至究竟的安乐,开方便门,示真实相。虽然这个方便门不是真实相,众生成佛以后,也是无有少法可得。

这个地方有些人会质疑说,佛陀在大乘经典告诉我们:成佛以后,是众生的杂染相不可得、诸佛的清净相也不可得,佛陀是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,没有戒定慧可得。这个时候我们质疑:我们现在很辛苦的持戒、修定、修慧,到最后没有戒定慧可得,那修戒、定、慧干什么呢?

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:我们现在在痛苦的此岸到彼岸要坐船,虽然你到彼岸以后,这个船是不要了,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当中,这个船就非常的需要。以幻化的法门,对治幻化的烦恼,最后两个都消失掉。所以在过程当中,你不能说方便门不重要。当然你入了真实相的时候,这些法门都不可得;但是你在过程当中,你不能说不需要。

这就是为什么佛菩萨还是依止幻化的法门,来安抚众生,使令众生成就暂时的安乐,乃至究竟的安乐。这个地方是用三自性的道理,来融通大乘的经典。我们也可以试着用这个三相的道理,把它当作一个公式,去会通所有大乘经典。好,我们讲到这里。我回答两个问题:

【学员提问】:请法师慈悲开示,法师讲的唯识录音带当中,有《大乘百法明门论》《唯识学概要》《八识规矩颂》《唯识三十颂》,请问法师有讲《唯识二十颂》吗?对一位初学者来说,这一系列的录音带,应该先从哪一个地方下手?弟子现在深感唯识学对于修行有很大的利益,故想好好来研读。

【师父答疑】:唯识学在大乘的角度,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这大乘的性、相二宗──般若跟唯识。般若跟唯识从它的次第来说,唯识学的重点,偏重在所谓的次第法门,就是开显无差成差;《般若经》它是差即无差,它偏重在圆融法门,它偏重在无差别;唯识学是很多因果的差别。

蕅益大师认为:唯识跟天台,譬如画龙点睛,你一定是先把龙的身体画出来,才点牠的眼睛。

所以蕅益大师认为:先学唯识,再学天台、华严,这才对。

至于唯识的次第,《百法》是基础,因为《百法》把五十一个心所法,讲得很清楚。《百法明门论》八识心王讲得不多,但是对于众生的差别情绪,因为心王的体性固定,它就是无记,这个了境、能变,前六识就是分别,第七意识恒审思量,第八识就是储藏,异熟储藏。但是这三个识在活动的时候,它有很多的排列组合,就是有很多差别的情绪跟它合作,就带动了一个多彩多姿变化的人生。

所以这五十一个心所,你刚开始要先了解,你到底有什么情绪会出现?有善的情绪、有恶的情绪,这个都是从《百法》。

但是《百法》当中,它不足的地方,就是八识的心王讲得少,所以就必需有《八识规矩颂》。玄奘大师他作完《成唯识论》以后,他根据《成唯识论》的道理,写出几个偈颂,把八识心王相互的关系,它们之间的互动──前五识、第六识、第七、第八。

所以《八识规矩颂》,它偏重在心王的互动,这个前五识跟第六识是什么关系?第六识一活动的时候,它又如何带动第七意识?造业以后,怎么样回归到第八识?所以这个《八识规矩颂》是强调心王,《三十颂》等于是总结。

《唯识三十颂》是天亲菩萨晚年的代表作,他临终前一年才讲出《三十颂》,用三十个偈颂,把唯识的境、行、果讲出来,所以它包括了心王跟心所都在里面。

这个《摄论》呢(诃──),私底下有一个佛学院的同学问我,他说:我们之前学《三十颂》,跟《摄论》有什么差别?《三十颂》是讲得很简要,因为它三十个偈颂,一学期就讲完;你读《摄大乘论》,那是甚深广大。

我讲一个譬喻,比如说你肚子饿,你读《三十颂》就是给你一颗维他命(呵──);你读《摄论》,那是一个丰富的满汉全席。营养是差不多,但是它的过程,有开合的不同。你看光是诸法三性,诸位学《三十颂》,可能三十分钟就讲完了:依他起是因缘法、圆成实是真如、遍计执是妄想,就三个,讲完了。一个是因缘法,一个是我空、法空的真理,第三个是妄想。那三个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?非异非不异,就讲完了。三个的各别关系、相互关系,三十分钟就讲完了。但是我们看所知相,我们讲了好几堂课,它用不同的角度,来分析三个之间的差别跟相互关系。

所以说《摄论》,它是从唯识学的角度,来开展大乘的佛法修学概要,从你刚开始如何去判断生命的真相、妄相,然后如何从妄相中跳脱出来,返妄归真。从研真穷妄到返妄归真,有很明显的一个道次第。我们现在都还在讲理论,到后面讲到戒定慧、讲到十波罗蜜,菩萨如何修十波罗蜜?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?遇到障碍怎么突破?它后面讲得很详细,等于是大乘佛法的菩提道次第广论。

所以这个唯识的道次第,我们应该先学《百法》,再学《八识规矩颂》,再学《三十颂》。《唯识学概要》,是我自己根据《三十颂》编出来的,后来就不流通了,只要根据《三十颂》就可以了。

【学员提问】:有居士跟常住的师父说:他一入定,就像软骨功一样(哈──),整个人趴在地上。而这位常住师父也亲眼看到,他入定的时候,真的趴在地上。末学感到很奇怪,也没有听过这样的入定法,请法师开示。

【师父答疑】:我也没有看过有人入定趴在地上。当然入定的姿势很多,理论上来说,行住坐卧都可以入定;但是基本定义,就是他的心是不是心一境性。你说他躺在地上睡觉,你也不能说他不是入定?什么样的姿势,我们很难判定。他是不是学过瑜珈术?他就是趴在地上。

不过,我们依照正常的规矩,刚开始初学者入定是以坐姿最正常,所以在《修习止观坐禅法要》(又名小止观),智者大师为什么要安立坐禅?他解释说:理论上来说,行住坐卧都可以入定,但初学者以坐姿最适合。因为你站、在那边走来走去,你容易散动;躺在床上,一下子睡着了。如果他是老参的话,趴在地上也可以入定,那这个人是功夫很高,他竟然趴在地上不会睡着。不过我们很难从他的姿势,看他是不是入定,这要从他的内心来判定。

【学员提问】:有居士曾问:地藏王菩萨为何有的戴五方帽?有的现比丘相?这两种相所表的法有不同吗?

【师父答疑】:那当然不同。他现比丘相,是偏重自利,出离。菩萨为了要弘传不同的法,现不同的相,表示不同的功德。这个五方帽,偏重在利他,大悲,摄受这些苦恼众生。地藏王菩萨在菩萨当中,他所扮演的角色,比较喜欢度化三恶道的众生,所以你看放大蒙山、《三时系念》,只要是超度三恶道的,都是以地藏王菩萨为本尊。所以他现五方帽的时候,是偏重在大悲的功德;但他现比丘相的时候,是偏重在自己的清净。他虽然大悲,但是他犹如莲花不着水,亦如日月不住空,他还是清净。

【学员提问】:请问癌症的病患临命终的时候,打止痛针而昏睡去,命终助念可往生极乐世界吗?

【师父答疑】:如果他昏睡的话就不好了。我们临命终的时候,有两种因缘:第一个是随业往生,第二个是随念往生。正常人是随业往生,就是他第六意识开始昏昧,那就由阿赖耶识的业力来主导,就是随业流转,随着它的善业、或者罪业去流转。

但是净土宗的话,不能够随业流转,要随念。就是你临命终的时候,你第六意识不能昏昧,因为你要用第六意识的正念,跟弥陀感应道交,往生净土。所以,你如果在临命终的时候,第六意识昏昧,那是非常不吉祥的,就是你失去了以念力来主导业力的机会。你第六意识昏昧,那你一定是随业往生,除非你净业成就。

历代的祖师净业成就,他不必靠临终的正念,他这棵树永远是往西方倒,他不管是车祸死亡、什么死亡,都是往生净土,那这种人很少。大部分的人往生,都是随念往生,都必须要靠临终的时候,不断的忆念弥陀的功德,跟弥陀感应道交而去的。

所以,如果临命终的时候昏睡,这个对往生净土来说,是一个很大的障碍。因为你对他开示什么,他听不到的,你跟他念佛,他也听不到。他心中是活在自己一种非常微细的昏昧妄想当中。这个时候,他的生命由阿赖耶识的善恶业来主导,不是由第六意识的正念来主导,那恐怕是不能往生。你只要看到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一直昏睡,这个人应该是不能往生。往生的标准,临终要正念分明,不管他造了多大的善业、罪业,都是一样,临终一定要正念分明。这个地方是关键点!

好,我们讲到这里。向下文长,付在来日,回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