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103章 重振曹家【1 / 2】

靡宝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李隆基被晋封为平王,薛崇简为立节郡王,崔景钰依旧为中书侍郎,参知政事。他年纪太轻,升为中书令未免有些不能服众。相王父子将来自然会用爵位来奖赏他的赫赫功劳。

曹侯是新贵,这位千金深得圣上和太子器重,真不是寻常人敢得罪的。这等人家,一般都会包庇家奴,能给些钱给苦主就算不错的了。他今日上门来,也不过是将此事知会一声罢了。

丹菲也不是那种满脑子只有男人,什么事都没法做的女子。她手头还有偌大一个家业等着她来整顿。

曹家当年被一场大火毁于一旦后,家丁大多都逃散了。少数老实的没有逃走,也被官府发卖。

管事们新上任,每人有三个月的时间,若是做得不好,就撤了换人。众人都想保住这份差使,憋足了劲儿仔细做事。

“你不办公了?”丹菲笑,“我们快马来回,也就半个月左右的时间。你就好生呆在长安,认真上班,然后,嗯,想我。”

底下众人面面相觑,剩下的那几个不老实的这下也被吓怕了。

还以为是个娇俏的小女郎,哪里知道是头母夜叉!

丹菲一口果饮喷出来,“她是弟妇呢,哪里有她张罗着嫁大姑子的?”

一顿鞭子抽完了,两个人浑身是血,看着可怕,但是性命无忧。京兆尹的人哆嗦地把人带走治罪去了,心里更是对这曹侯女郎一万个敬佩。

“庄子上还没出息,你手头只出不进,是会觉得艰难些。等到明年开春,就会好多了。”

丹菲自己亲自管账,让乳兄张二郎夫妻俩去管曹家的旧庄东庄,然后选了一个稳重可靠的钱五郎去管最大的那个李庄。其余还有几个零散的庄子,丹菲都嫌地不好,又分散,管着麻烦,不如卖了,去江南富庶之地买两个产鱼米的庄子。

三请三辞后,少帝退位,相王登基称帝,改元景云。少帝则被封为温王。

“我同你一道去?”

晨曦中的长安城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,仿佛脱去了背负数年的沉重铠甲,大步展开了新的路程。

两个情人对这样聚少离多的生活从来没有抱怨。如今他们可以光明正大的相会,已是比过去好了太多了。

于是,曹府今日所有的管事奴仆都被叫到了前堂,旁观了他们那位年轻俊俏的女郎是如何亲自拿着马鞭,把两个闯祸的刁奴抽得鬼哭狼嚎的。

晨钟响起,一声声传递到四面八方,带去昨夜的厮杀和死亡,引来了一座都城的新生。

丹菲起身道:“把那两个闯祸的带过来。嗯,就绑在前面的柱子上吧。”

“自己动手好掌握,更能把他们震慑住。”丹菲道,“这府中如今就我一个主子。奴仆们要合伙起来欺负我,我还真没辙。总不能让旁人看了笑话不是。”

李隆基也兑现了当年对丹菲的承诺,让少帝颁诏,为曹父正名。同时因为曹永璋之女在诛韦一事中立下汗马功劳,也将曹永璋追封为忠武侯,食邑三百。丹菲恢复了本来的姓氏,终于做回了曹娘子。曹氏蔚娘之名响彻长安。当然,对于亲近之人来说,还是习惯唤她一声阿菲。

一整个侯府,如同缩小的宫廷,各处都要有管事打理。

丹菲还有意不让人堵住他们的嘴,就是让家仆们好生听听这惨叫。而她使马鞭的功夫一看就是老手,专抽敏感而非要害之处。那鞭子在她手里灵活得就像有生命似的,指哪儿抽哪儿,从不落空。

“那你怎么想的?”云英问。

于是女孩子们全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崔四夫人的宝座。

段曹两家的事轰动京城。段宁江骨灰终于葬入段家坟园。丹菲更是被相王称赞“贞勇无双,有平阳昭公主风范”。丹菲从宫婢一举跃身为侯爵之女,又在这场政变里立下不可替代的汗马功劳,顿时成了京城里炙手可热的大姓贵女。

“我耶娘也有此想法。”萍娘脸微红,“说我不过才二十多,膝下只有一女,还得有个儿子养老送终的好。我夫家是不中用了,我如今底气足,有私产,坐产招夫正好。”

孔家因此也被推到了留言的风头浪尖上。崔景钰和孔华珍突然解除的婚事被再度拿出来反复咀嚼,哪怕孔华珍早就嫁人,长女都已满月。

崔孔两家在流言浪潮之中,不约而同地维持了沉默。也幸而孔华珍同夫婿一直住在洛阳,远离了长安的是是非非。

“你也真是的。”萍娘听了这事,笑得喘不过气来,“我说怎么现在长安里都把你传得青面獠牙,活似恶鬼似的。你要教训刁奴,让旁人代劳呀。哪里有自己亲自动手抽鞭子的?”

丹菲还打算在东西两市置办几间铺子,继续做些南北货的生意。虽说如今有了爵位食邑,其实庄子里那点产出要养这么一大家子人也不容易。你要是精简了仆从部曲,别人当你抠门不说,自家也没了侯府的气势。所以辛辛苦苦熬出了头,不用再为奴为婢了,但是还得继续想法子赚钱。

段家冤案昭雪,段刺史得平反,追封侯。段义云袭爵封侯,恢复本名,为羽林卫大将军,食邑三百户。段宁江亦被追封为郡君。

至于萍娘的夫家,却是武皇后时期犯的事,证据确凿,没法平反。李隆基只得将给了萍娘一个田庄家宅,又给她弟弟封了个九品散官儒林郎。萍娘出身的杨家这一支原本没落了,如今靠着萍娘,又开始好转起来。

圣上还下旨命人为曹氏夫妇和段氏父女建祠立传,以享受百姓香火供奉,名垂后世。段曹两家之前受抄家牵连而被流放的族人也获平反,可返回长安。

这一场大戏演完,满府的管事奴仆,别说小婢女们吓得面色惨白,就是年长的管事们也被深深震慑住了。

小吏为难道:“驴子踢伤了两人,是一对母女。那家男人出来评理,又被打断了腿。那家是菜农,当家的伤了,家里生计也受影响。娘子,您看着……”

从那后,丹菲理事起来,就顺利多了,指派的活也再没人敢推三阻四耍滑头。当然,不聋不哑不当家。下面人抽些油水,拿些好处,只要不过分,丹菲都当没看到。她是个大方的主人,赏罚公平。这样下来,府中浮躁的人心渐渐平稳了下去,侯府也渐渐有了大姓望族的风范。

丹菲启程离开大明宫时,天色已经开始放亮。然而大明宫灯火依旧。

“少说还有月余呢。”云英有些悻悻,“我那嫂子又有了身孕,还死活不肯留下来生了再走,非要同路。阿兄只得慢慢走,天知道拖到猴年马月去。当初听说他在那地方娶妇,我就觉得不好。荒蛮之地,他本又是被流放去的,能找到什么体面的娘子?将来她可是当家主妇呢,还不知会怎么理事。”

满京城未出阁的华族名媛们忽然意识到,崔景钰这个曾经一度臭名昭彰的纨绔子弟,已摇身一变,成了新朝劳苦功高的权臣。他过去三年来的经历堪称传奇,彰显了其人出众容貌之下非凡的聪慧、和坚韧毅力。

一番轰轰烈烈的政变,京城名流们进行了一番大洗牌。犹如大浪淘沙,新贵们恰好都是些年轻英俊的郎君。

“说呗。”崔景钰微笑着,“我爱听。当初去沙鸣,也是被两地物价之差吓了一跳。都说经商暴利,果真不假。”

“一个月光是养这些人,就要花去我几十贯钱呢!”丹菲丢了笔,往后一靠,长叹一声,“都说曹家发达了,我怎么看是更穷了?”

姚家是被段家牵连,自然得以平凡。云英跟着丹菲一道立了功,还给家里挣得了云骑尉的勋爵。姚家如今除了云英外,还有一个远嫁的姐姐,和一个流放在南边的兄长。姚大郎得了消息,如今也在回长安的途中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