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家oKJf4v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第892章 承庆殿议政二
原本大唐就准备等内部改革告一段落后,就想办法消弱延制夷男的发展,可后来的辽东事件,又转移了大唐的注意力,经过一年多的经营,辽东之地倒是拿了下来。
夷男却是有些尾大不掉,不大动干戈解决不了了。
李世民现在有些头痛,草原不同于中原,虽然发展的深度不如,速度却是极快,衰弱的快,重新崛起一样快。中原还在精耕细作的时候,四分五裂的草原又开始威胁到大唐了。
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相互牵制,又盘根错节。
打又打不得,万一打错了,徒耗钱粮,反而给大唐招来更大的麻烦,放纵下去又会成为大患。就算下定决心,发起一场举国之战,最后能获得大胜,又管不了多少年的平安。
实是令人头疼,就连房玄龄这样智深如海的人都感到棘手,觉得草原势力,就和一个烂泥塘一样,纠缠不清,甩之不掉。
“陛下,远在天边的西突厥咱们现在先不管,就只看北部草原。”
李靖头脑清明,胸有成竹,指着郁督军山的南端那一大片草原,神色严肃的说道:“以前突厥几方势力分布南北,相安无事。现在倒好,都集中到了这一块儿。”
“夷男为了应对来自新突厥汗国的压力,必然也会调集大军南下。要不了多久,这里就会成为一个火药桶。”
“右贤王号八十万大军,经过葜必部的战争减员,实际战力就算打个折,也有四十万的军力。而夷男最低也要调集三十万大军来应对,再加上葜必何力剩下的残兵败将。”
“郁督军山南部的草原上,就会集中上百万大军,万一他们合兵一处南下,恐怕大唐有倾覆之危啊”
李世民脸色发白,显然是心里也有些发毛:“靖兄说的有道理,贞观四年,颉利号称百万大军,实际上只有三四十万人,再被我们策反收买了突厥夷男等人。”
“颉利麾下实际能调动的战力,只有二十多万”
“现在在郁督军山附近,可是实打实的集中了百万骑兵,而且只多不少。靖兄说的对,现在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让右贤王和夷男联兵一处,不然,我大唐危矣!”
经过两人这么一分析,北方局势渐渐清晰。
平时房玄龄身为左仆射,一心扑在内政上,就算关心外部也是政策上的事情,对于军事上着实没有精力顾及。现在搞清北方几千里之外的形势后,也是心惊肉跳。
没想到这不声不响的,大唐又站到了悬崖边儿上。
万一出现东西合流的情况,大唐现在拿什么去应对,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百万骑兵啊?
大唐现在总兵力在三百万之众,大部份都分布在境内无数的府道州县里。
北方兵力最多只有八十万,要守护漫长的北部边疆。大概算下来,其中二十万在西域,二十万在辽东,二十万坐镇长安,剩下的二十万分布在河东道、河北道还有关内道北部的黄河阴山一线。
而这些军队里面,骑兵也只占了三成。
自定襄之役后,北方威胁大减,大唐不缺战马了,可骑兵所耗颇大,为了节省开支,也没有扩张太多骑兵。这二十多万骑兵,大部也都在西域,少量的分布在北方诸道。
万一北方百万突厥铁骑南下,大唐拿什么去抵挡?
房玄龄眉头紧皱,试探的说道:“夷男和突厥有不共戴天之仇,听说去年在哈那尔草原,又收买了颉利的近侍,刺杀了颉利,这更是仇深似海,他们应该不会握手言和?”
李靖闻言脸色凝重的摇了摇头:“房相,虽然我不知道颉利之死有什么玄机,但颉利之死应该与夷男无关。从事后的一系列清洗事件,就可以得知,那场刺杀其实就是右贤王夺权的政变。”
“颉利世子施罗叠虽然做了可汗,却只是一个傀儡,并没有掌握半点儿实权。这次大军西进,也是右贤王亲自带领,更可以证明,施罗叠完全被架空了。”
“夷男曾经出卖了颉利,而右贤王又刺杀了颉利。”
“他们之间是没有过结的,反而因为去年在辽东城,长孙无忌带二十多万大军岂图消灭右贤王,我们大唐和他之间结了仇怨,若是夷男以此为由,向右贤王示好,双方未必不会联合?”
李靖说完叹了口气,有些无奈的看向李世民和房玄龄,别看他平时疏远朝堂,并不知道辽东围城的详情。通过分析敌情,也能知道颉利已老,世子施罗叠平庸,都不足为惧。
突厥唯一可虑者,就是这位如日东升的右贤王了。
右贤王即将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,又威胁到颉利儿子继承汗位,长孙无忌是个腹黑之徒,处在联络颉利的关键位置上,稍稍动动嘴皮子,就可以轻易说动颉利放弃右贤王。
对此李靖也是深表赞同,若是自己,也会这么做的。只是让人深为惋惜的是,二十多万大军,竟然毫无建功,任由右贤王逃了出去。这就算了,还将两万大军也放了出去,以至于在哈那尔草原,右贤王一举干掉了颉利,攫取了整个突厥的实权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