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167章 周虽旧邦,其命维新!【3 / 5】

星汉玄羽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[五十岁的人,必须站在旁边听候吩咐。]

[丰盛的酒席上,仪式感同样有条不紊。]

[首先是献酒与回敬的往来,宾客之间恭敬礼让,大家都按礼节说话。]

[等献酒结束,音乐登场后,气氛将从严肃转为活跃。]

[一边进食,一边享受雅乐,是周代宴会盛行的风气。]

[歌者和乐师一一就位,堂上弹瑟而歌,堂下笙乐吹奏。]

[在歌舞杯盏声中,宾主谈笑尽欢,其乐融融。]

【诗乐的唱奏!】

[与礼相伴,诗乐的唱奏无处不在。]

[如诗般的歌词,经由《诗经》记录,数千年传颂不息。]

[那是我们民族的童年时期,也是诗性天真勃发的时期。]

[诗三百篇,都是被演唱的乐歌。]

[宗门祭祀所用,收录于《颂》。]

[《风》和《雅》两部分的很多曲目,都在朝会和贵族宴会中演奏。]

[选不同的乐歌,可以传递不同的情绪。]

[《鹿鸣》一篇中的‘我有嘉宾,德音孔昭’可借来作为迎宾之词。]

[《四牡》有‘王事靡盈,不遑启处’等,可用来赞扬宾客的勤劳。]

[《皇皇者华》中的‘周爰咨诹’,可表示对宾客咨询请教之意。]

[雅乐中还有苍劲有力的鼓,和按大小次第排列成组的编钟。]

[建鼓据说能沟通天地神灵,因而在乐队中,声震四方。]

[编钟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,由青铜铸成,自带其他乐器所不及的磅礴气势。]

[‘八音之中,金石为先’,比钟声更清亮的乐音,来自磨光的石磬。]

[编磬通常与编钟合奏,使金石之声相应和。]

[如果说‘礼’体现一种等级性,那么‘乐’则体现了一种和谐状态。]

[‘和’即是让彼此差异、矛盾对立的事物,互为礼让和包容,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和谐。]

[这是周人重要的社会理念和文化准则。]

[也深深的刻入了华夏人的内心。]

[今天‘和’,依然是我们不变的追求。]

[编钟、编磬齐奏,列鼎、列晷成排,彰显着世家大族‘钟鸣鼎食’的气象。]

[在音乐的助兴下,宾主间继续依次敬酒。]

[对于酒,周人有着复杂的情感。]

[酒,是他们向往的饮品。]

[但饮酒过度会导致失控,周人总结的殷商败亡教训中,沉迷于酒,就是其中一条。]

[因此,周王朝规定,只有祭祀、宴会和敬献长老、君长时才能喝酒。]

[为了掌握好分寸,饮酒时还专门设立一位监督饮酒的临时官员,被称为‘司正’。]

[在酣畅飞扬的宴会,也得接受‘礼’的约束。]

【礼乐的影响!】

[从八岁开始‘礼让之教’,到七十岁辞官告老,对于周人,礼乐教化不是一时,而是一世。]

[它贯穿了个人的一生,也体现在群体生活的交往中。]

[在3000多年前的华夏,润物无声的文明教化,征服了那些生命本能的欲望,而代之以敬畏、同情、谦让等人文品行。]

[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芒,符合礼乐规范的品行,被统称为‘德’。]

[在周人的世界里,‘德’字,意味这美好高尚的品性,也是统御礼乐的灵魂。]

[生命的最后一程,周人也以‘礼’相送。]

[在周人的观念里,死之哀和生之欢一样,都是生命中应有的一部分。]

[报丧人员在街上奔跑,把消息带给亲友和村人。]

[即使已经闻讯,也会得到正式的通知。]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