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2章 五胡乱华之燕赵争霸【1 / 6】

秦岭北山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敕勒川,阴山下。天似穹庐,笼盖四野。天苍苍,野茫茫。风吹草低见牛羊。

公元前 221 年,秦始皇成功统一天下之时,肯定未曾想到,五百余年后,中华大地的大半疆域竟会被胡族占据,汉人伤亡惨重,这般惨况还延续了数百年之久。羌族、氐族、鲜卑族、匈奴、羯族这五个少数民族,不再满足于天苍苍、野茫茫的游牧生活,气势汹汹地全面入侵中原,史称“五胡乱华”。

赵国剑神盖聂,往昔在江湖声名赫赫,此刻却因为偷走《仁义经》躲避秦始皇追捕,一路向西奔逃,直至麦积山方才停下脚步。

盖聂身为剑客,坚信唯有剑术方可解决诸多难题,自此潜心武学,不再卷入江湖纷争。

然而,盖聂思绪常回到与荆轲共处的欢乐时光。

那时,赵国与燕国关系融洽。盖聂乃赵国首席剑客,荆轲为燕国第一剑客。心高气傲的二人相互看不上对方,因此二人之间必有一场较量,与此同时,两国百姓也期盼他们二人能分出高下。

千呼万唤之下,这对挚友迎来了最终的决斗。

风和日丽的清晨,邯郸城外广袤的草地上,阳光遍洒,微风轻拂。人群熙攘,皆翘首以待这场惊世之战。

场地中央,盖聂白衣胜雪,身姿挺拔如松,俊朗面容透着坚毅,双眸明亮如星。盖聂心怀拯救苍生、扭转乾坤之壮志,其剑法仿若老子道法,顺其自然,剑势看似随性挥洒,却连绵不绝,恰似蕴含天地无尽之力。

荆轲则黑袍裹身,英姿飒爽,眉宇间满是果敢与决绝。他急于为燕国于乱世谋取生机,行事追求实用速效,其剑法恰似屈原思想,“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”,剑招凌厉中饱含悲愤,每一击都似在为苍生呼号。

比武开场,盖聂身形微动,宛如清风拂柳,长剑出鞘,似银龙出海。剑势磅礴,潇洒自如,遵循自然之道,看似不紧不慢,却又步步紧逼。

荆轲毫不退缩,迎身而上,黑袍随风舞动,剑如闪电,灵动如蛇。他的招式刁钻狠辣,带着对民生疾苦的哀愁与愤懑,攻势如潮。

一时间,剑影交错,光芒闪烁。盖聂之剑似长虹贯日,气势恢宏,顺应自然韵律,绵绵不断;荆轲之剑像流星赶月,迅疾如风,满是对乱世的抗争与呐喊。

周遭观众皆被这唯美且惊心动魄的对决深深吸引,大气不敢出,唯恐错过任何精彩瞬间。

然而,三百回合过后,盖聂的剑法愈发沉稳大气,犹如泰山压顶,遵循道法自然流转,力量源源不断;荆轲渐感力不从心,却仍顽强抵抗,其剑带着不屈意志,终究难敌盖聂顺应自然的剑势。

最终,只闻“铛”的一声,荆轲之剑被击飞。比武落幕,两人却相视大笑。

当晚,明月高悬,华灯初上。荆轲携盖聂步入城中最热闹的风月之地。

屋内,烛光摇曳,美酒飘香。一群身姿婀娜、容颜娇美的女子围拢过来,巧笑嫣然。

荆轲左拥右抱,豪放不羁,与女子们嬉笑打闹。

盖聂起初略显拘谨,但在荆轲的带动与美酒的作用下,也逐渐放松。

荆轲与盖聂举杯共饮,畅谈江湖趣事,不时与身旁女子调笑。

盖聂望着眼前这热闹放纵的场景,心中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。

在这纵情欢乐的氛围中,两人情谊愈发深厚。

盖聂不知,此次来风月场所,乃是荆轲向他做最后的诀别。荆轲见整日忧愁的太子丹,于心不忍,遂自告奋勇,要赴秦国刺杀秦王嬴政。

荆轲不想让这朋友间的诀别太过悲伤,故而特意带盖聂来了这风月之地做最后的诀别。

盖聂不知的是,看似在风月场所轻车熟路的荆轲,实则也是首次前来。

未过几日,太子丹无奈接受了荆轲的提议,刺杀秦王;因此刻他再寻不得其他挽救燕国之法。

临行前荆轲特意不让盖聂送行。

事后,盖聂得知此讯,虽心有忧虑,却也深知荆轲的坚定,明白他其实早下了决心。

可惜,荆轲刺秦失败。消息传来,盖聂痛心疾首,悲愤交加。

为了完成荆轲的遗志,也为了重建赵国,盖聂决心潜入秦王宫。

然而,当面对秦王嬴政那不可撼动的威严和深不可测的实力时,盖聂深知此路艰难。

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,盖聂最终选择暂时隐忍。

他告诫后代,需要耐心等待天时,才能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,拯救天下苍生。

从此,盖聂消失于江湖,但其传奇,永远流传。

可盖聂万万没想到,自己的子孙居然会和燕国陷入一场长达百年的“恩怨纠葛”,这剧情走向,比戏剧还跌宕起伏。

为了能专心搞武学研究,不受外界干扰,盖聂让后人改姓林。

这改姓也是有讲究的,盖姓原本从姜姓分支而来,老祖宗被封在盖邑,所以姓盖。因为,盖有覆盖遮蔽之意,林也有这意思,那就改姓林吧,从此林家就在麦积山这荒芜之地落地生根,像一颗顽强的种子,悄无声息地发展壮大。

林家的家族目标那可是相当执着,那就是一定要复辟当年战果时期的赵国原型。

可惜的是,在两汉与西晋时期,英雄云集,人才辈出,林家欲于此际建立赵国,实乃难如登天,多番尝试皆以失败收场。

时间如白驹过隙,一晃几百年过去了,朝代更迭频繁,如同走马换灯。

但林家子孙就像一群固执的苦行僧,复辟赵国的信念坚定不移,始终在等那个能让他们扭转乾坤的最佳时机。

西晋末年,八王之乱将西晋的国力消耗殆尽,司马皇族吓得仓惶逃窜,衣冠南渡。

这司马氏的出逃,遗祸华夏数千年,令留守北方的汉人苦不堪言。他们宛如被弃之孤者,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园遭战火无情蹂躏,生活堕入万劫不复之境,痛苦绝望至生不如死。

匈奴、鲜卑、羯、羌、氐等诸多少数民族,看到中原王朝之统治土崩瓦解,遂皆举兵侵入中原。

往昔华夏王朝之秩序瞬间溃散,各方势力、门阀士族亦皆欲于这乱世称雄一方,成就自己之霸业。

麦积山林家的家主林渊目睹此景,心中暗忖:莫非复辟赵国之机已至?

北方大地历经连番征伐与冲突,至公元三零八年,匈奴之主刘渊于蒲子(今山西隰县)定都立朝,创立前赵之政权,并很快攻陷长安,成为北方临时的霸主。

林渊在西北麦积山闻听此讯,心中不禁一沉,对这前赵政权甚是不满。林家尚未复辟赵国,岂容他人捷足先登,擅立赵国。

偏偏这赵国之主名唤刘渊,虽二人皆名“渊”,然其间差异甚巨,林渊对刘渊实难有半分敬重之意。然此二“渊”之名,若与后世开创大唐、延续近三百年之李渊相较,实乃云泥之别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