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2章 五胡乱华之燕赵争霸【2 / 6】

秦岭北山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先说说刘渊这老哥,他可不是汉民族,而是匈奴人。他自称是汉朝和亲公主和匈奴单于的后裔,所以跟着老妈姓刘。

说起来,汉帝国当年强盛无比,咱们现在都以汉族自居,男人都以男子汉为荣。

当时匈奴人心里也崇拜强者,好多匈奴贵族都改姓刘,怪不得现在姓刘的人那么多,说不定祖上就是匈奴人呢,这可真是历史的巧合。

此匈奴人所立之赵国,与林家先祖盖聂念念不忘之赵国相较,实乃天壤之别,却偏要冠以“赵国”之名,岂非名不副实乎。且观刘渊所建之前赵(彼时国家众多,为便于众人区分,皆于其前加限定词,如刘渊之赵国,后世皆称之为前赵),其统治之疆域,与战国时之赵国,全然风马牛不相及。

战国时期赵国的国土主要在华北一带,而这个前赵的主要国土却在西北,咱常说燕赵大地,那肯定是华北地区呀。

这刘渊于西北立赵国,莫非欲使西北之秦国后裔对你鼎力支持,还是期望华北之燕赵后裔跨越千里前来投奔一个匈奴人?此举,恰似于南极售冰棍,怎么能卖的出去,因此刘渊这个人要么自己的智商不高,要么身边没有一个懂得汉文化的谋臣。

最重要的是,刘渊这老哥真不是个英明之主。他军事才能还行,可政治上就像个三岁小孩,缺乏长远规划和明智决策。

他的政权已经入侵了中原地区,还是延续草原那一套的管理体系,怎么能管的好。因此前赵内部整天争斗不休,权贵与民争利,老百姓想过个安稳日子?想都别想。

在我看来,刘渊一个匈奴人,还是延续之前匈奴人的思维,在中原大地大肆搜刮财务,根本没有想着长治久安,政权崩溃那是迟早的事,注定失败。

正因如此,林渊认定刘渊的前赵根本不是他的理想之选,不是那个有着辉煌历史、深厚文化、广阔版图且君主贤明的赵国。

所以林渊决定继续等待时机,等待下一个能让他依靠的明主。

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要问了:林家咋这么胆小,为啥不自己扛起大旗,自己当皇帝呢?

这就得说说林家的家族传统了,林家先祖盖聂是个剑客,家族世代都以剑客身份为荣,满脑子都是仗剑天涯,行侠仗义,根本没积累下建立政权的资本,就像玩游戏只点了战斗技能,没点发展经济和政治的技能点,没办法,只能把当皇帝的念想寄托在别人身上,这也为林家日后一次次被人欺骗埋下了伏笔。

果不其然,林家的第一次受骗经历很快就开启了。

为了与刘渊的匈奴政权相抗衡,羯族首领石勒宛如一位在历史舞台上沉稳登场的绝世强者,于曾经战国赵国那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疆场上崭露头角。

石勒这羯族汉子,打小就在马背上吃饭睡觉,在战火中摸爬滚,战斗经验丰富,简直就是天生的战士。

他的领导魅力更是出众,羯族战士们对他更是忠心耿耿,因此石勒在羯族人眼里,就是了天生的领袖。

石勒带领的羯族军队,那更是精锐之师,所到之处,对手都被吓得胆战心惊,直接望风而逃。

林渊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,最后把目光锁定在了正在崛起的石勒身上。他心里琢磨着,这个又猛又有领导才能的羯族大哥,说不定就是林家实现复辟赵国这个宏伟梦想的天选之人。

跟石勒合作,可能就是林家在这乱世里的最佳机会。

于是,林渊带着族人长途跋涉,来到石勒军中,就想看看石勒是不是那个能让他托付大业的贤主。

(营帐内,气氛沉闷得像暴风雨前的宁静,石勒和林渊对坐,那场面就像两个高手在对峙,空气都好像凝固了。)

石勒先打破这尴尬的气氛,眉毛一挑,眼神犀利:

“林先生,你大老远跑来干啥?我听说你有个厉害的宝贝能助力我成就大业,是不是真有这回事?我石勒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。”

林渊一脸严肃,双手抱拳:

“石勒,我是麦积山的林家的家族首领。林家拥有当年孔子编着的《仁义经》,此书甚是神奇,遇到贤明的君主就能让国家兴盛,要是碰到昏君那就会夺其性命。我们林家研究这部经书已经五百年了,已经深刻领悟其中治国理政的深刻道理。林家先祖是先秦时期赵国第一剑神盖聂,赵国灭亡之后,家族改了林姓,潜心蛰伏,但林家复国的决心从未断过。刘渊建立的那个赵国非林家心中所想之赵国。如今看将军你有一代雄主的志向,林家盼着能和将军一起,按照先秦赵国的模板,打造一个全新的、强大的赵国。”

石勒眼睛里闪过一丝好奇:

“哦?你们林家为了一个志向坚持了五百年,真是让人敬佩。那把你林家先祖的英勇事迹,快跟我详细讲来。”

林渊微微抬头,深沉地说:

“林家先祖盖聂,那剑术堪称当世第一,几十年间没有敌手。但是随着赵国被秦国灭亡后,林家先祖被迫改姓林,然林家复国的志向代代相传,一直等了五百年,如今天下大乱,终于等来了机会。林家如今想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将军身上,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?”

石勒有点感动,抱拳行礼:“原来是剑神的后代,失敬失敬!不过这天下如今乱成一团,我们羯族武力虽强,但是族群人数较少,复建赵国这事儿也是十分艰难,而且我羯族为什么要把新建的国命名为赵?”

林渊站起身,一边踱步一边自信地说:“西晋现在就像强弩之末,马上要败亡了,这乱世就是将军的机会。将军有强大的军队和远大的志向,林家有《仁义经》和家族的秘密资源。有这两样优势资源的叠加,重建一个国家也非难事。至于为什么将国家命名为赵?那是因为将军征战的地盘多为当年燕赵大地的领域,此地的百姓对赵国的感情深厚,虽然过去了五百年,但是每每提起赵国,依然带有深深的怀念之情。如果能以赵国为名,唤起燕赵大地男儿的天生血性,那将军将会如虎添翼。”

石勒盯着他,哼了一声:

“阁下说得看起来十分轻松。如果我们真要合作,第一步如何计划?你有没有过全盘考虑?我们羯族向来靠武力征战,你说的这些,我心里从来没有思考过,我感觉像是在纸上谈兵。”

林渊转身,眼神坚定,一眨不眨:

“当下最要紧的,就是恢复赵国的礼仪文化,让老百姓能安居乐业。老话说得好,得民心者得天下,你的军队要是没老百姓支持,那就是一盘散沙。可以先在军队里推广赵国的礼仪,让大家都积极学习。同时主动融入燕赵大地的民族感情,让这片大地的百姓悲壮血脉觉醒,那将军将会获得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。到时候思想和军队两件利器都抓在将军手里,将军怎会不得这天下?”

石勒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会儿:

“民心?我们羯族在乱世里都是靠武力立足。这办法能行得通吗?羯族和汉族的风俗不一样,咋让老百姓都支持呢?在这乱世,我觉得武力才是根本。”

林渊走近石勒,诚恳地说:

“石勒,武力只能赢一时,长远来看不行。赵国以前强大,是因为施行仁义,老百姓幸福,才愿意为国家卖命,才有燕赵大地多豪迈的说法,因此民心才是关键所在。要建立强大赵国,得积极争取老百姓的民心,尊重不同民族的习惯,这才是正确之道。”

石勒沉默了一会儿,叹了口气:

“你说的有道理。可是羯族和汉族差别大,咋让两边都满意呢?羯族人口本来就少,如果和汉族关系搞不好,复建赵国这事儿就像空中楼阁,根本搞不成。”

林渊拍着胸脯保证:

“《仁义经》能把大家的心聚到一起。你只要答应,不随便滥杀无辜,胡汉平等对待,建立一个像以前赵国那样包容的国家,我林家保证让将军能在这个乱世崛起。”

石勒眼神有点犹豫,挣扎了一会儿后紧紧握住拳头:

“行,我答应你。我也想在这乱世做一番大事业,让羯族扬眉吐气。有你帮忙,我愿意试试。不过这前路漫漫,肯定有很多艰难险阻,得咱俩一起携手共进。”

就这样,两人达成了口头盟约,目标就是复辟曾经强大赵国,共创全新赵国,准备在这乱世里干一番大事业。

在林家这个有力帮手的加持下,石勒的势力如同火箭升空般迅速壮大。那本《仁义经》释放出的人道气运就像战场上的无敌护盾,让石勒的军队如虎添翼,所到之处那是势如破竹,什么王浚、邵续这些西晋在北方的残兵败将,根本不是对手,轻松被击败。

和前赵的多次交锋中,石勒也是一路勇猛无敌,把前赵打得毫无还手之力。

公元 328 年的洛阳那场大战,在林家的谋士精心布局下,石勒直接带头冲锋,就像勇猛战争猛兽,一下子就把前赵皇帝刘曜给活捉了。这一切来的太快了,简直就是如砍瓜切菜一般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