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岭北山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冉闵那是毫不畏惧,率军冲进皇宫,将孙伏都和他的三千武士一举歼灭。
这冉闵作为石虎的干孙子,刚开始确实装孙子,低眉顺眼,可当大权在握的时候,就成了后赵的大爷。
短短的几年,冉闵几乎杀尽了石虎的子孙。
冉闵之勇猛果决,远在西北之麦积山林渊亦有所闻,且冉闵乃汉人,林渊遂觉此时之后赵,或可依己心中之模式发展。遂不辞万里,复至后赵军中,以见冉闵。
林渊面带恭敬之色,行礼说道:“冉将军,久闻大名,今日得见,实乃林某之幸。”
冉闵眼神带着审视之意,问道:“你是麦积山的林家?找我所为何事?”
林渊神色激动,语调激昂地讲道:“将军如今掌控后赵,实乃天助我等复国之望。我林家世代为复兴赵国而不懈努力。”
冉闵微微皱起眉头,回应道:“哦?那你林家能助我何事?”
林渊表情郑重地说:“我林家有从秦王宫盗取的《仁义经》。当年先祖是赵国剑神盖聂,他为了复兴赵国,秘密潜入秦王宫,历经千辛万苦才偷得此书。若将军得此经书,可得人道气运支持。天下百姓归心,将军当横扫天下,威震华夏。”
冉闵嘴角上扬,发出一声冷笑,说道:“仁义?如今这乱世,仁义能当饭吃?能挡得住胡人的铁骑?”
林渊脸上满是急切,赶忙说道:“将军,此书神奇,若能遵循仁义治国之理念,必能得天下人心,成就一番大业。”
冉闵大手用力一挥,大声讲道:“我冉闵只信手中刀枪,仁义于我,不过是虚妄之谈。”
林渊苦苦相劝:“将军,若不施仁义,只凭武力,恐难得长久之根基啊。”
冉闵目光坚定如炬,说道:“我自会有我的治国之道,无需你林家多言。”
林渊再次恭敬行礼,神色庄重而肃穆,说道:“冉将军,如今这世道,风云变幻,英雄辈出。观当下中华大地,诸国纷争不断,局势复杂万分。前秦苻,国力渐盛,兵强马壮,对中原虎视眈眈。东晋偏安江南,虽有王谢等大族支撑,然内部矛盾重重,难以全力北伐。周边羌族姚氏、氐族苻氏等皆拥兵自重,伺机而动。将军身处后赵,此地胡族肆虐,百姓苦不堪言。您欲以铁血手段扫平内乱,重振汉人之威,此等壮志,令人钦佩。但仅靠武力,恐难长治久安。‘邦有道,贫且贱焉,耻也;邦无道,富且贵焉,耻也’。今逢乱世,仁义方能收拢人心。您若行仁政,必能汇聚各方力量,成就大业。想我华夏,向来以仁义为本,以道德为基。即便在这乱世,仁义之价值也不可磨灭。若一味凭借武力征伐,虽能获一时胜,却难赢百姓心,难筑稳固根基。且看历史长河,多少王朝因暴而兴,又因暴而亡。唯有行仁政,方能长治久安,使百姓安居乐业。将军啊,汉人胡人之争,由来已久。胡人之侵,带来无尽战乱与灾难,汉人备受欺凌。但杀戮非解决之根本,以杀止杀,只会陷入仇恨循环。唯有以仁义感化,以包容接纳,方能化解民族矛盾,实现和平共处。”
冉闵目光深邃,鼻子里冷哼一声,说道:“林渊,你所言虽有理,可你未亲见胡虏之残暴!如今这世道,胡虏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。‘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’,百姓朝不保夕。我若对胡虏行仁义,他们岂会怜悯?‘刑天舞干戚,猛志固常在’,唯有以暴制暴,以雷霆之势将其歼灭,方能让汉人崛起。我亲眼目睹胡族的恶行,他们视汉人性命如草芥。仁义?在这群残暴之徒面前,只是软弱!唯有武力征服,铁血镇压,才能让他们知晓汉人威严不可犯,才能护百姓周全。汉人胡人之争,是生存与尊严之战。胡虏入侵,夺我土地,屠我同胞。此等关头,仁义何用?唯有以战止战,用鲜血扞卫家园与尊严。杀戮非我愿,但为汉人争得生机,不得不为!”
林渊语速加快,急切说道:“将军,话不能如此说!虽局势紧迫,但仁义绝非缓兵之计。若以仁义抚民,百姓必感恩戴德,全力支持。届时兵员充足,粮草丰沛,大业何愁不成?且看历史兴衰,多少豪杰因过度尚武而亡。武力只能赢一时,仁义才能得长久。如今这乱世,百姓渴望的是安宁和平,非无尽战乱。若行仁义之政,减轻赋税,让百姓休养生息,国家必繁荣昌盛。对于胡族,不必赶尽杀绝,可通过仁义教化,使其融入华夏,共铸和平繁荣。‘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’,以仁爱之心待民,方能固国本。武力制敌一时,难安人心长久。‘积土而为山,积水而为海’,仁义之政需渐推。对降兵仁德怀柔,可化敌为友;抚百姓轻徭薄赋,可促生产。如此,国力渐强,方能御外患,统天下,致太平。”
冉闵手托下巴,沉思片刻,说道:“你之所言,不无道理。但当下局势复杂,我需权衡。汉人尊严不可侵,胡虏残暴当制止。只是这仁义与武力,实难平衡。”
林渊目光中透着坚定,说道:“将军,‘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’。望您以天下苍生为重,行仁义之道,让汉人安居乐业,重振中华雄风,终结战乱纷争。如今北方大地,仅有将军以汉人之身掌握一国之政权,还望将军以华夏的前途命运为己任。”
冉闵轻轻摇了摇头,回应道:“此事我还需再思。”
林渊长叹一声,眼中满是无奈,自知与冉闵难达共识。他实难将家族世代传承的《仁义经》托付给冉闵。虽然冉闵是汉人,但是却难成大事,相比之下,苻坚虽为胡人,但是更具有统一天下的胸怀和志向,这次谈话更加坚定了林渊辅佐苻坚的决心。
但是看在冉闵一心以驱逐侵入中原的胡人为己任,又代表着正统的汉人政权,临行前留下《临风拂柳剑》秘籍,转身满含热泪地离去。
林渊顿感复兴赵国已无望,随决定去找苻坚。他想辅佐一位明君,统一全国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哪怕这个皇帝不是汉人,哪怕这个国家不是赵国。只要这个国家能给天下百姓带来安定祥和的生活,那也是麦积山林家值得去做的一件事。
此时,冉闵的大脑已经被复仇的念头充满。他意识到胡人对自己的威胁极大,为巩固自身势力、保障汉人的安全,于公元 350 年正月发布《杀胡令》。以下为《杀胡令》的原文:
“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,今我诛之,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。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,杀我百姓,夺我祖庙,今特此讨伐。犯我大汉者死,杀我大汉子民者死,杀尽天下诸胡,匡复汉家基业,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。闵不才,受命于天,特以此昭告天下。
稽古天地初开,立华夏于中央,万里神州,风华物茂,八荒六合,威加四海,华夏大地,举德齐天。蛮地胡夷无不向往,食吾汉食,习吾汉字,从吾汉俗,此后胡夷方可定居,远离茹毛饮血,不再兽人。然今,环顾胡夷者,无不以怨报德,抢吾汉地,杀吾汉民。中原秀丽河山,本为炎黄之圣地,华夏之乐土,而今日之域中,竟是谁家之天下?
前晋八王乱起,华夏大伤,胡夷乘乱而作,扰乱中原,屠城掠地。永兴元年,胡狗鲜卑,大掠中原,劫财无数,掳掠汉女十万,夕则奸淫,旦则烹食,千女投江,易水为之断流。羯狗之暴,以汉为‘羊’,杀之为粮。永嘉四年,围猎汉民,王公忠烈射死者十余万。不日,夷人匈奴,四面纵火,烤汉为食,死者二十余万。太兴元年,愍帝受辱,崩于匈奴。凡此种种,罄竹难书!
今之胡夷者,狼子野心,以掳掠屠戮为乐,强抢汉地为荣。而今之中原,北地沧凉,衣冠南迁,胡狄遍地,汉家子弟几欲被数屠殆尽。天地间,风云变色,草木含悲!四海有倒悬之急,家有漉血之怨,人有复仇之憾。中原危矣!大汉危矣!华夏危矣!
不才闵,一介莽夫,国仇家恨,寄于一身,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。青天于上,顺昌逆亡,闵奉天举师,屠胡戮夷。誓必屠尽天下之胡,戮尽世上之夷,复吾汉民之地,雪吾华夏之仇。闵不狂妄,自知一人之力,难扭乾坤。”
《杀胡令》颁布后,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血腥与混乱,其惨烈场景令人胆寒。
在邺城,这座曾经繁华的城市,此刻仿佛变成了人间地狱。据不完全统计,城内参与屠杀胡人的汉人百姓多达数十万之众。仅仅一天之内,被砍下的胡人头颅就超过了五万颗,这些首级堆积在一起,如同一座座小山,鲜血从堆积的头颅缝隙中渗出,汇聚成一条条暗红色的溪流,在街道上肆意流淌。
原本热闹的集市,如今被血腥所笼罩,胡人的尸体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,一眼望去,竟有数千具之多。那些曾经趾高气昂的胡人女子,此刻也沦为了复仇的对象。冉闵下令,将所有胡人女子集中起来,把那些曾在羯族贵族府上作威作福、欺压汉人的女子,绑在木桩上,让士兵们用皮鞭狠狠抽打,直至皮开肉绽,痛苦哀嚎。还有的被扒光衣服,游街示众,受尽羞辱。
乡村之中,情况同样惨烈。胡人的聚居地被汉人重重包围,喊杀声震天动地。这里的胡人数量虽不及城市,但也有相当规模。有的村子里胡人数量达到了上千人,而在汉人百姓的疯狂攻击下,几乎无一幸免。
在一些较大的村落,被斩杀的胡人数量超过了三千,他们的牛羊被宰杀,房屋被烧毁,财产被汉人瓜分。尤其那些胡人女子,被汉人百姓们拖出家门,年轻貌美的被肆意凌辱,然后残忍杀害。年老体弱的也被棍棒相加,折磨至死。
整个乡村地区,被屠杀的胡人总数不下十万,田野里,原本金黄的麦浪被鲜血染红,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,令人作呕。
在通往各个城市的道路上,也到处是胡人的尸体。那些试图逃离中原的胡人,在汉人百姓的围追堵截下,纷纷倒在血泊之中。据粗略统计,死在道路上的胡人超过了三万,他们的尸体被丢弃在路边,任由野狗啃食。曾经不可一世的胡人,如今在中原地区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,他们的势力在这一场屠杀中受到了极大的打击。而那些胡人女子,若是被抓获,便会被割去耳鼻,再被一刀砍死,以泄心头之恨。
大量的胡人女子为了躲避迫害,被迫匆忙找汉人结婚,希望借此求得一丝生机。还有大量的胡人女子被迫进入达官贵人的府邸,成为性奴,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。
如今北方大地还有很多汉人拥有卷头发、蓝眼睛或者高鼻梁,这些都是当年胡人女子与汉人的后代,他们的存在也是那段残酷历史的见证。
而在各个城市的城门口,汉人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,对进出的胡人进行严格排查。一旦发现是胡人,便立即将其斩杀。有的城门口,一天之内就有上千名胡人被砍下头颅。整个中原地区,在这场屠杀中,死亡的胡人总数达到了数十万之巨,其中胡人女子所遭受的折磨更是惨绝人寰。
当年石勒将汉人女子当作“两脚羊”肆意虐杀,如今冉闵以牙还牙,让胡人女子也尝到了同等的痛苦和绝望。曾经胡人的嚣张气焰,在这一片血海之中被彻底扑灭,而汉人百姓们心中积压多年的仇恨,也在这一刻如洪水般宣泄出来。但这场屠杀带来的不仅仅是胡人的死亡,也给中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,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,农田被荒废,商业停滞,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,中原大地在这场杀戮之后,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之中。
冉闵清除后赵的残余势力后,于公元 350 年称帝,国号大魏,史称冉魏。
在周边胡人政权环绕的背景下,汉人冉闵的魏国显得是那么的特立独行。
冉魏的建立和《杀胡令》让边上的慕容世家和前燕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。
慕容儁深深的感觉到如果不灭掉冉魏,那前燕国迟早要被冉魏灭掉,慕容世家的人一个也不能存活。想到此处,慕容儁深深的倒吸一口冷气。
公元 352 年的春天,慕容儁下达命令,让慕容恪去攻占幽州。
慕容恪领命出征,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,带着麾下精锐的燕军一路征战。经过数月的艰苦鏖战,终于在这一年的夏天成功攻占了幽州。
慕容儁见慕容恪拿下幽州,心中大喜,立刻下令让已经攻占幽州的慕容恪与相国封弈趁着兵锋正盛南下,目标直指定都邺城的冉魏。
就在这年四月,一场关乎冉魏命运的决战在安喜率先拉开了帷幕。
当时,冉闵率领的兵马数量较少,可他手下的将士皆是身经百战的精锐。大将军董闰和车骑将军张温见双方兵力悬殊,忧心忡忡地劝冉闵:“鲜卑军乘胜而来,气势正猛,而且他们人多势众,咱们兵少力薄,还是暂且避开他们的锋芒,等他们骄傲懈怠了,咱们再增添兵力进攻。”
然而,冉闵听了大怒道:“我本想用这些兵马平定幽州,斩杀慕容儁。如今遇到慕容恪就躲避,别人会怎么看我?”他那豪迈的气势和坚定的决心,让身旁的将士们精神为之一振。
司徒刘茂、特进郎闿相互说道:“咱们主公这次出征,肯定回不来了,咱们何必坐等被杀呢!”说完,两人怀着绝望的心情,双双自杀。
冉闵随后率军进驻到离中山近在咫尺的安喜,准备在这里和燕军展开决战。慕容恪也马上率军追到,双方在安喜等地的平原上激烈交锋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