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岭北山月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,慕容垂率领一支奇兵出现。他勇猛善战,给冉闵的军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。
从清晨一直打到日暮,连续激战了好几天,都没有决出胜负。
就在这时,燕主慕容儁又率领主力南下,进驻中山,打算和慕容恪、慕容垂的军队一起合围冉闵。冉闵得到这个消息,大惊失色,深知情况危急,要是不果断行动,必然陷入绝境。于是,他当机立断,奔向常山。
随后,冉闵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,把燕军引向廉台的临水和多丛林地带交战。慕容恪虽然识破了冉闵的计谋,但为了彻底消灭冉魏,还是紧紧追击,慕容垂也不甘落后。魏军边打边退,连续多次击退慕容恪和慕容垂的追击,这才顺利撤到泒水南岸的魏昌附近扎营。
慕容恪紧接着也南渡泒水,慕容垂也随之而来,和冉闵对峙。双方都在紧张地筹备着接下来的大战,气氛紧张得仿佛空气都凝固了,一场激战即将爆发。
公元 352 年,廉台之战的号角正式吹响。冉闵向来威名远扬,此前与燕军的交锋中已十战十胜,燕军对他忌惮万分。慕容恪为了消除部下的恐惧心理,特意在阵前鼓舞士气:“冉闵有勇无谋,不过一介匹夫!他的士卒饥饿疲惫,虽然装备精良,实则难以发挥作用,不足为惧!”
冉闵本欲引燕军骑兵至丛林作战,怎奈慕容恪的参军高开识破了他的计谋,向慕容恪进言道:“吾军骑兵利于在平地作战,若让冉闵率军进入丛林,我们将难以应对。应当立即派遣轻骑拦截,假装败退,将其诱至平地,而后发起攻击。”慕容恪采纳了他的计策。
冉闵见燕军识破计谋不肯入林,又受不了燕军的挑衅,再加上军中粮食短缺,士卒饥疲,实在不能拖延下去。况且他此前曾多次在平地上击败慕容恪,心中有了底气,于是决定回到平地与慕容恪一决雌雄。
冉闵骑上朱龙宝马,左手操持两刃矛,右手紧握钩戟,一马当先冲入慕容恪的中军阵地,借着风势斩杀了数百名鲜卑勇士,所到之处,鲜血四溅,燕军士卒纷纷避让。
当他冲垮第一阵燕军骑兵,与第二阵燕军骑兵交锋时,却惊讶地发现,原本一冲就散的骑兵竟瞬间组成了严密的方阵。与此同时,两侧的鲜卑军伏击部队也如鬼魅般突然杀出,迅速围了过来。
冉闵军突破连环马铁阵后直冲至慕容恪本人附近,连侍奉慕容恪左右的参军高开也在激战中因身受重伤而丧命。
就在冉闵即将冲向慕容恪之时,一阵狂风骤起,慕容垂骑着一匹黑色骏马疾驰而来。他身着银色战甲,手持长剑,眼神中透露出冷酷与决绝,宛如来自地狱的杀神。
慕容垂怒喝道:“冉闵,今日便是你的末日!”
冉闵冷哼一声,回应道:“胡虏贼子,今日我定要将你斩于马下!”
说罢,冉闵率先发动攻击,他施展出炎帝神农掌,双掌齐出,掌风呼啸。周围的空气仿佛被瞬间点燃,炽热而狂暴。只见他双掌翻飞,每一掌都蕴含着千钧之力,仿佛能开山裂石。
慕容垂不敢有丝毫大意,他舞动长剑,剑花如雪,试图抵挡冉闵那排山倒海般的掌力。然而,冉闵的掌法刚猛无匹,每一次掌风的冲击都让慕容垂感到手臂发麻。
“砰!”冉闵的双掌与慕容垂的长剑猛烈碰撞,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。慕容垂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力量传来,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几步,喉咙一甜,“哇”地吐出一口鲜血。
“好一个冉闵,果然厉害!”慕容垂心中暗自吃惊,但他并未退缩,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斗志。
冉闵趁势而上,麦积山林家的临风拂柳剑法在他手中施展开来。他身形飘忽不定,如鬼魅般难以捉摸。剑若清风,看似轻柔,实则每一剑都蕴含着致命的杀机。
慕容垂全神贯注地应对着冉闵的剑招,他的长剑如蛟龙出海,试图冲破冉闵的剑网。然而,冉闵的剑法精妙绝伦,剑剑指向慕容垂的要害。
“呲!”慕容垂的左臂被冉闵的剑划伤,鲜血顿时涌出。但他咬紧牙关,强忍着疼痛,继续与冉闵周旋。
冉闵的剑法越来越快,越来越凌厉。慕容垂的身上又增添了几处伤口,鲜血染红了他的战甲。但他依然顽强抵抗,不肯轻易认输。
两人的战斗愈发激烈,周围的士兵们都被这惊心动魄的场面所震撼,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,目瞪口呆地看着这场生死对决。
此时,夕阳的余晖洒在战场上,将两人的身影拉长。冉闵的脸上布满汗水,却更显坚毅。他心中想着:“我是汉人冉闵,我要用我的力量守护我的同胞,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!”
慕容垂的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疯狂,他暗暗发誓:“今日无论付出何种代价,都要战胜冉闵!”
双方的武器在激烈的碰撞中脱手而飞,他们毫不犹豫地扑向对方,展开了贴身肉搏。冉闵的拳头如铁锤般砸向慕容垂,慕容垂则用手肘和膝盖进行反击。
两人紧紧扭抱在一起,肌肉紧绷,青筋暴起。他们的呼吸急促,眼神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。
就在这僵持不下的时刻,慕容垂下意识地使出了吸功大法。冉闵顿时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吸力,内力开始源源不断地被慕容垂吸走。
“卑鄙无耻!”冉闵怒不可遏,但此时他已无法挣脱慕容垂的束缚。
随着内力的流失,冉闵的力量逐渐减弱。他知道,如果再这样下去,自己必将命丧于此。
“胡虏,今日暂且饶你一命!”冉闵用尽最后一丝力气,猛地挣脱了慕容垂的纠缠,转身杀开一条血路,被迫败逃。
战场上,只留下慕容垂气喘吁吁地站在原地,望着冉闵远去的背影,心中五味杂陈。
跟随冉闵的 7000 余汉家将士和农家子弟全部力战而死。冉闵杀开血路溃围而出,向东跑有二十余里,坐骑因伤重和疲惫而突死,被紧追不舍的燕军骑兵所俘。冉闵被斩于遏陉山,至此,冉魏灭亡。
冉闵临死之前,昂首挺胸,目光坚定,望着北方的天空,大声怒吼:“胡虏不灭,汉家何安!”其声悲壮,响彻云霄。
随着冉闵的离世,北方汉家江山全部沦陷,中原大地完全被胡人侵占,汉家百姓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与苦难之中。
前燕军攻入邺城,慕容儁野心勃勃地在冉魏故地搜寻传国玉玺,然而玉玺早已被冉魏送往河东的柳家,最终传国玉玺辗转被柳鸣烟送给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手中。
这个在我的另外一本书《铁血帝皇·刘裕传奇》中有所交代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
但慕容儁为了实现自己的称帝野心,谎称董氏将传国印玺和氏璧献给了他。
凭借这个谎言,他认为自己得到了上天的认可,于是彻底脱离东晋朝廷,于公元 352 年摆脱之前的燕王称号,正式称帝,建元元玺。
关于冉闵,我在此还有话要说。
武悼天王冉闵的一生着实难以确切评说。按理说,他作为十六国时期唯一的汉人皇帝,本应被现今的中华民族深深铭记。
然而,从古至今的历史典籍与影视作品中却极少对其有所提及。
只因以后人视角来看,当初祸乱中华的五胡,在今日皆已融入汉人族群,如此一来,冉闵曾经血腥屠戮所造成的累累白骨,岂不将他塑造成了一个十足的刽子手?
这实乃大谬。历史之评判绝不能单纯以后人的角度去思考。
于冉闵所处的时代,汉人归汉人,胡人属胡人,二者界限分明,彼此水火不容。冉闵挺身而出,为了汉人的生存空间,大肆杀戮胡人。此事就当时的情境而言,本身具备一定的正面意义。
冉闵无从知晓,后世的这些胡人竟会融入汉民族之中。因而在我看来,置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下,冉闵称得上是一位英雄。
许多人只知晓项羽、李存孝的勇猛无匹,却不知冉闵之勇猛丝毫不逊于他们。
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,时代背景各异,价值观念亦不断变迁。对于冉闵,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今时之标准去衡量古时之行为。
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困境与抉择,而冉闵的所为正是那个特定时代中,汉人挣扎求存的一种极端表现。
我们应当以更为宽广和深邃的历史视野去审视,去理解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抗争,从而避免片面和狭隘的评价,真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