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声纵情笑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耽误5日,终于再次上路,3日之后便过了宋国国境,到得陈国。未曾想宋国富裕而相邻的陈国却如此苦不堪言,民不聊生。
陈国之地本为太伏羲氏的都城,称之为“太之虚”。实乃中原之交通要道,本应繁荣昌盛,然而,却在二十几年前被灭国,究其缘由,国无脊梁,随风偏倒,晋国强盛,便朝晋。楚国强盛,便朝楚,吴国败楚,便朝吴。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,民众势必苦不堪言。
到得陈国,打听到道门所在——苦县厉乡曲仁里,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,讲究虚心实腹、不与人争的修持。在治国上,老子主张无为而治、不言之教。在权术上,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。
一路跋涉,康泰终于到了曲仁里,一望之下大失所望,此地哪有儒家之气派学堂?也不见巍峨山门。一望无际的平原,看不到飘渺仙气云绕。整个就一偏野乡村,田间有耕者,路上有樵夫,亦有渔夫垂钓清泉。康泰只以为找错了地界。便追上一樵夫再问道门所在。
康泰追上樵夫:“兄台留步,敢问兄台可知那道家山门在何处?”
樵夫闻声转身,擦拭额头笑道:“小兄弟,意欲何为?”
康泰拱手道:“我前去求学问道。”
樵夫笑道:“哈哈,此地便是,我家始祖居于那屋,你可自去。”
康泰顺着樵夫所指,看向那片村庄,皆为草庐陋居,且都胡乱安置,大小相仿。康泰目瞪口呆。良久方才回头,疑惑道:“兄台莫要欺我,道门显圣,如此这般如何教学?这方圆百里,一望无际,内门又何处修行?”
樵夫大笑道:“知无不言、言之必信!我门讲究天道无为,道法自然。顺应自然规律,不为物累,逍遥自在于天地间。而此处便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,浑然天成,有何不可?”
樵夫看着康泰继续道:“我门学识,顺应天道,无玄虚飘渺,若想求学,直面始祖,不需一日,便可全授精髓。何须学堂讲习?是故,没有外门之说。而如若想研习思想,修行精魂,飞天遁地,借力自然,只需观那村口巨石之言,如若能够融于一体,感悟精气,便可面见始祖,得授心法。”
康泰目瞪口呆,修仙强己之法居然如此随意。相对儒家繁文缛节,道家当真自然随意。康泰大喜,这不就正是他所喜之道吗?逍遥自在,无欲无求。不被俗世繁礼所累,当真快活!
康泰忽又对樵夫行一礼,恭敬道:“想必先生也习得神仙之法?”
樵夫随意笑笑,转头看向身后草木,只见草木争先恐后向樵夫奔来,到得樵夫身前,便围绕樵夫高速旋转。樵夫手一挥,草木便又回返原地,不再动弹。
康泰屏气凝神,不敢言语。后又大呼神异。随即又问:“先生既修仙法,为何还要亲自挑柴?岂不耽误修行?”
樵夫看了看肩上的柴火笑笑道:“饥则食,渴则饮,此为自然大道,顺应自然便是修行。”
康泰不置可否的施礼道谢。樵夫转身而去,只见樵夫身未动,脚下黄土托着其渐渐远去。
康泰越看越向往,赶紧转身向樵夫所指村口巨石而去。
巨石耸立,融于自然,老远看只道是一处山坡,近看密密麻麻千言道:“
道可道(可以语言交流的道),
非常道(非真正意义上的道);
名可名(可以明确定义的名),
非常名(非真正意义上的名)。
无名天地之始(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),
有名万物之母(名只是为了万物的归属)。
故常无欲以观其妙(因此常用无意识以发现其奥妙),
常有欲以观其徼(常用有意识以归属其范围)。
两者同出异名(两种思维模式同出自一个地方但概念却不相同),
同谓玄之又玄(这就是玄之又玄的玄关窍)。
众妙之门(它是打开一切奥妙的不二法门)。
天下皆知美之为美(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),
斯恶已(是因为丑恶的心灵在作崇);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