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一百三十九章 攻心计成,暗流汹涌【1 / 1】

墨弎三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接下来的两日,汜水关内外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。

匈奴大营偃旗息鼓,除了日常的巡逻和戒备,并未再发动任何像样的攻势,似乎在舔舐伤口,积蓄力量。然而,城楼上的诸葛亮和李牧都清楚,这平静之下,暗流汹涌,杀机四伏。

诸葛亮的攻心之计,已悄然展开。

按照他的吩咐,三百多名匈奴俘虏被分开关押。其中一百名体格健壮、眼神中尚存悍意的士兵被单独挑出,转移到了一个相对干净、宽敞的营房。

与那些挤在阴暗潮湿地牢里的同伴不同,他们每日能得到相对充足的食物和干净的饮水,甚至还有医者为他们处理伤口,敷上草药。

这突如其来的优待,让这些桀骜的匈奴士兵惊疑不定。起初他们以为是汉人的诡计,或是临死前的“断头饭”,个个戒备森严,甚至拒绝饮食。

但随着时间推移,看守他们的士兵除了严格限制自由外,并未有任何虐待或侮辱,送来的食物也确实比之前好了许多,伤口的疼痛在药物作用下也渐渐缓解。疑虑逐渐被一丝侥幸和希望取代。

与此同时,关于“李牧将军仁德,欲释放表现良好俘虏返乡”的流言,如同长了翅膀,不仅在俘虏营中悄悄散播,甚至通过一些守城士兵“不经意”的闲聊,传到了另外两百名普通俘虏的耳中。

“听说了吗?那边营房的家伙,顿顿有肉吃!”

“真的假的?咱们在这儿啃黑馍,他们凭什么?”

“说是李将军看他们作战勇猛,是条汉子,打算放他们回去呢!”

“放回去?那我们呢?”

“谁知道呢…唉,早知道当初就不该跟着刘曜来送死,家里婆娘孩子还等着呢…”

绝望中滋生出的嫉妒,对生的渴望,对家乡的思念,如同无形的毒草,在普通俘虏心中疯狂蔓延。他们看向那一百名“幸运儿”的目光,充满了复杂的情绪,原本同为阶下囚的些许情谊,开始被猜忌和怨恨侵蚀。

一些人开始暗中向看守示好,试图打探消息,甚至不惜相互攻讦,希望能获得同样的“优待”和“释放”的机会。

这一切,都被岳飞派出的墨卫暗中观察,并一一汇报给了诸葛亮。

“军心可用,亦可乱。”诸葛亮听完汇报,微微颔首,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,“继续观察,火候差不多了。”

而在俘虏营的另一端,靠近西侧城墙的一处偏僻角落,陈瑞正皱着眉头,听着一名心腹老兵的低声汇报。

“将军,属下这几日留意到,王小五那小子最近有些不对劲。以前见了弟兄们都躲着走,这几天却总是偷偷摸摸往刘三那边凑,还时不时打听关内的布防和粮草情况。”老兵口中的王小五和刘三,都是当初跟着陈瑞投降的旧部。

王小五性格懦弱,平日里沉默寡言,而刘三则是个油滑之辈,曾因嗜赌被陈瑞责罚过。

陈瑞心中一沉。他知道,自己虽然选择了归顺李牧,但麾下数千旧部,人心复杂,难免有那么一两个心怀叵测或被敌利诱之徒。尤其是杜谋士那等擅长阴谋诡计之人,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。

“继续盯紧他们,不要打草惊蛇。”陈瑞沉声吩咐,“若有异动,立刻向我禀报。”他没有立刻将此事告知诸葛亮或李牧,一来是不想因为自己旧部的潜在问题,让主公和军师分心;二来,他也想亲自处理好这些内部的“脓疮”,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。

伤兵营内,张灵韵憔悴了许多,但眼中却多了一份坚韧。经过几日不眠不休地尝试,她和几位老医者发现,用本地一种名为“龙胆草”的苦寒植物熬制的汤药,配合针灸放血,虽然不能根除“赤蛊”之毒,却能有效缓解高热、腹痛等症状,为“解毒百草”争取更多作用时间。

这个发现让众人精神一振,虽然龙胆草也并非遍地皆是,但终究是多了一条路。然而,看着手中仅剩不多的“解毒百草”,张灵韵的心依然悬着。毒源未除,解药有限,这始终是悬在汜水关头顶的一把利剑。她将这个发现和担忧,都详细记录下来,准备向诸葛亮汇报。

第三日清晨,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。他下令将那一百名被“优待”的匈奴俘虏带到城楼下,当众宣布:“尔等被俘期间,尚知顺服,未曾作乱。我家主公有好生之德,不欲多造杀孽。今日便放尔等归去,望各自返回家乡,勿要再助纣为虐,与天兵为敌!若再执迷不悟,战场相见,定斩不饶!”

这一百名匈奴士兵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在经历了绝望、猜忌、侥幸之后,幸福来得如此突然。他们纷纷跪地叩首,感激涕零,赌咒发誓不再与李牧为敌。

诸葛亮又命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小袋干粮和几枚铜钱作为路费,并“好心”提醒他们:“刘曜营中或有疫病流行,尔等归途之中,当小心饮食,尽量远离大营。”

看着这一百名俘虏千恩万谢地离去,朝着匈奴大营相反的方向四散而去,城楼上的李牧有些不解:“先生,就这么放他们走了?不怕他们回去泄露我军虚实?”

“主公勿忧。”诸葛亮胸有成竹地摇着羽扇,“其一,此百人归去,必将我军‘仁德’之名与‘优待’之事传扬开去,足以进一步动摇刘曜军心。那些仍在营中受苦、思乡心切的士兵闻之,岂能不生怨怼之心?”

“其二,亮已命人告知他们,刘曜营中有疫病,让他们远离。他们惜命之下,未必会立刻返回大营,反而可能在周边徘徊,将我军‘强大’与‘仁慈’的消息散播得更广。”

“其三,”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深邃的光芒,“这百人之中,亮早已埋下数颗‘种子’。他们带走的,不仅仅是干粮和路费,还有我们希望刘曜知道的‘情报’,以及…引诱某些人上钩的‘鱼饵’。”

李牧心头一震,隐约明白了什么。这攻心之计,竟是环环相扣,一石数鸟!

几乎就在这些俘虏被释放的同时,关内西侧,陈瑞的心腹老兵再次急匆匆地找到他:“将军!王小五刚才趁着换防混乱,偷偷将一个油布包裹塞给了城外倒夜香的老农!属下已派人跟上那老农了!”

陈瑞目光一厉:“做得好!通知岳将军,准备收网!”

夜色渐浓,汜水关外十余里处,一个负责给匈奴军营运送粮草的偏僻据点。一名匈奴军官正焦躁地等待着消息。他正是杜谋士安插在陈瑞旧部中的联络人刘三的上级。按照约定,今日应该有重要情报从关内送出。

就在此时,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被两名匈奴士兵押了过来。

“大人,这老农行迹可疑,在他身上搜出了这个!”一名士兵呈上一个油布包裹。

军官急忙打开,里面是一封用暗语写成的密信,详细记录了汜水关近期的兵力调动、守城器械的布置,尤其是“飞弩”和“滚木炮”的数量和弱点,以及…关内“赤蛊”之毒并未完全解除,解药即将耗尽的关键信息!

“太好了!”军官大喜过望,“诸葛亮、李牧,你们的死期到了!快!立刻将此信送往大将军处!”

然而,他话音未落,周围的黑暗中突然响起一阵密集的脚步声!火把骤然亮起,将小小的据点照得如同白昼。岳飞身着黑甲,手持沥泉枪,带着数十名墨卫如同鬼魅般出现,将据点内的十几名匈奴兵团团围住!

“束手就擒,可免一死!”岳飞的声音冰冷如铁。

那名匈奴军官脸色煞白,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如此隐秘的联络点,竟然会被发现!他刚想反抗,一支冰冷的弩箭已经抵住了他的咽喉。

战斗几乎在瞬间结束。十几名匈奴兵被悉数擒获,那封至关重要的密信,也落入了岳飞手中。

“军师果然神算!”岳飞看着手中的密信,眼中闪过一丝敬佩。这一切,显然又在诸葛亮的算计之中。

那王小五和刘三,恐怕早已是军师网中的鱼,而今日的行动,不过是顺藤摸瓜,将计就计,故意送出这份“真假参半”的情报,引诱敌人暴露联络点,一举拔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