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老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“让当兵的家里能得到点奖励和升职的机会,想躲兵役的人就会少很多了吧?”
“士兵只要能过上安稳日子,谁又愿意整年在外逃来逃去,苟延残喘活着?”
看李恪沉默,李孝恭以为自己说错话了。
这种问题,就算是过去军力超强的大汉也没搞定。
将来大唐肯定不比大汉差,但这个问题,他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。
李恪想得更多一些,历史上封建王朝的军制回垮掉,大部分是因为土地被兼并了,士兵没心思打仗。
但说到底,还是一个经济问题。
想要军队强大,得有足够的钱粮保障士兵的待遇。
如果朝廷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,那再好的军制也像空中楼阁,早晚得塌。
“之前逃跑的士兵别再追责了,就像马周说的,暂时先放一放他们。
说穿了,之所以逃跑,也是因为朝廷的失误。
让所有逃亡的士兵可以回到自己的户籍,或者加入屯垦兵团开荒。”
马周特别激动,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能得到天子的认可,这对做臣子的来说是梦寐以求的。
而且,李恪的这个做法,会给逃亡的军户更多的生存机会,不必再偷偷摸摸地活着。
“陛下仁德!”
李孝恭虽然也高兴,但他担心一旦朝廷放宽政策,会不会引发更多人逃跑?
“陛下的心意是好的,可这样一来,军队里会不会出现大批逃兵,导致兵力不足?
现在大唐边疆还不稳定,这政策是不是发布得有点急了?”
李恪摇头:“朕觉得就算这些军户跑了,也不太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地方,毕竟他们之所以逃跑,主要是因为家里不安定。现在就算回去,也没地方立足。”
“这样一来,他们要是选择在东北定居,不还是受军队管理么?
再说,东北毕竟是边境,一般百姓去了,也不容易适应。”
李孝恭:“陛下真是想得长远。”
李恪:“武举肯定是要举办的,军民都能参加。具体的年限,你们这些将军们先商量一下,最少得五年。”
“职务还是朕之前说的那些,得确保能找出上千个岗位来。如果武举的人数不够,就从考过明经科的人里挑一些。”
李孝恭还是有些犹豫:“那武举的细节,陛下有什么指示么?”
李恪一看李孝恭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这事儿虽然有点风险,但政治收益也大,李孝恭不可能不动心。
实际上,李恪想让李靖来主持武举。
毕竟李靖是大唐军神,资历深,能力够强,能镇得住其他人。
而且李靖不偏不倚,没有特别亲近的大臣,也没得罪过谁。
故而,让他主持第一届武举,至少结果会让大家心服口服。
可李孝恭问了,李恪也不便直接拒绝,毕竟他是宗室大将,用起来比李靖等人更顺手些。
“朕本来打算把这事交给卫国公的,毕竟他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,大家都服他……”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