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州老叫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本来以为就这么凑合着过算了,没想到李恪还算有良心,提出要重新修大兴宫。
还没等李二答应,长孙太后就在旁边严肃开口。
“咱们大唐接下来还有很多事要忙呢,得节约,不能奢侈。”
李恪听了,冲李二挤眉弄眼。
看来他有一个喜欢节俭的老婆,李二的日子以后不好过啊。
李二嘴角一抽,想反驳,但又觉得没那个底气,毕竟他对长孙太后还是有点愧疚的。
杨太妃看出了李二的不自在,呵呵一笑。
“姐姐,不用这么担心,我儿子治理下的唐朝已经有新气象了,国库也充足,给长辈修个宫殿,是应该的。”
长孙皇后听她这么一说,也就点头答应。
李二心里暖暖的,虽然之前跟李恪有过矛盾。
但毕竟是自己亲生的。
现在他坐稳了皇位,儿子还记挂着给他修宫殿,李二觉得挺满足。
旁边的文武们,看着皇帝父子相处得挺和谐,气氛挺融洽的,心里也踏实了不少。
要是他们两闹矛盾,文武们不好站队。
李恪带着李二走进殿里,长孙太后和杨太妃则带着众妃子进了后面的御帐。
外面的贵妇人们得以进内参拜问候。
随着一阵礼乐,大臣们纷纷行礼,还给了李恪一些小礼物。
这些礼物跟李恪赏赐给文武们的相比,显得便宜多了。
等到大臣们祝贺完,也快到中午了。
李恪不想把时间都耗在老家伙身上,急切地想见一见自己新选的那批人。
这些人当中,没准儿就会出现统治末期时的宰相,甚至可能有些人将来会成为他儿子的得力助手呢。
李恪得重视这些人才,毕竟他对应该在唐高宗时期出现的重臣不太了解。
另一个殿里,所有新科已经等了好一会儿了。
这次科举扩招了明算、明法这些术科,还有武科,所以大殿里满满当当的,少说也有小一千人。
这里面明算科的人最多。
李恪从后世穿越而来,所以特别看重数算。
而且如果要他们去地方执政,数算能力真的很重要。
比如修水利要花多少钱,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,收多少税,这些都跟数算有关。
所以,李恪一次就招了二百多个这类人才。
三科加起来,占了新科选人一大半。
至于传统的明经、进士,加起来人数不到两百。
今年的科举跟往年有点儿不一样,术科的选人直接跳过守选期,直接给官儿做。
虽然官职不太高,但不用熬守选期,这也成了吸引一大帮学子报考术科的原因。
武科就有点特别了,它选出来的大多都是军中的老油条,或者是级别不高的军官。
这些人虽然文化水平一般,但实战经验丰富,考试难度也相对低一些。
而武科里专门对口军队的就更不一样了,要求严格,不是壮汉根本进不去。
一旦被选上就直接进禁军,连这次宴会都不用参加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