柠檬爱吃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时间过得很快,眨眼间便来到了三月中旬,三月份春风和煦,一阵风吹在脸上,带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,田野里已经一片绿意,路边的柳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,蓝天白云,阳光明媚,偶尔还有几只燕子从头顶飞过。
一早宋三牛便驾着牛车去镇上,儿子今年五岁,天气也暖和了,是时候读书了,宋三牛打算今天先去镇上打听一下私塾,再看看拜师需要准备什么东西。
到了镇上,宋三牛把牛车寄存后,往妙春堂走去,走到一半想起来,刘掌柜曾经说过他家的的孩子,都是在县城读书,想必对镇上私塾不是很了解,转了一圈又来到了书铺,宋三牛觉得开书铺的人肯定知道读书的各项事宜,不如就找书铺的人问问。
进了书铺,上次那个书童没在,不过上次那个中年男人还在,正在柜台前认真的捧着一本书津津有味的看着,连宋三牛进来了都没听见。
“咳咳,掌柜的。”
中年男人听到动静猛的抬起头,看见书铺来了客人,客气道:“客人要什么?”
宋三牛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道:“掌柜的,你不认识我了?我以前来过,和你们家店小二发生争执,还是你解的围呢!”
中年男人闻言,仔细的端量了一下宋三牛笑呵呵道:“原来是你,不知道你来我们书铺是有何事?”
宋三牛笑道:“家中小儿今年到读书的年纪,我想给孩子找个私塾,只不过我们农家人对镇上私塾不了解,这不就想着来你这里问问?”
掌柜的闻言点了点头笑道:“原来如此。”之前这个农家人说要让儿子读书,他还以为说大话呢,没想到居然是真的,人真不可貌相。
“那我便讲给你知,我们镇上有两个私塾,一家是由王秀才开办的私塾,开办至今已有三个年头,不过王秀才至今还未放弃科举,所以只想让孩子认些字好找活计做的家长,会把孩子送去。”讲到这里中年男人看了一眼宋三牛,见这农户人家居然皱着眉头,一副兴趣缺缺的样子,便知道他不满意这个私塾,没想到还是一个有大志向的。
“还有一个便是家父,方童生,我爹虽是个童生,但学问并不比王秀才低,只是运道差了一些,索性便在镇上开办了私塾,送去我爹私塾的学子,大部分都是冲着科举去的,所以费用上要比王秀才高一些,这也使得我爹私塾学子并不多,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我家开办私塾,以为这镇上只有一家私塾。”正好爹这段时间天天在家忧国忧民,多送个小孩过去,让他少管点闲事也好,不然天天叨叨个没完。
宋三牛就算不读书也知道秀才的学问比童生高,但是王秀才那边都是一些奔着识字去的,而且自己还要接着科考,肯定没时间管理孩子课业,方童生虽然是童生,但方童生这边都是奔着科举去的,儿子在家里也说要考童生考秀才。
宋三牛思索了一会问道:“方掌柜,不知令尊家私塾一年多少银钱,拜师是个什么章程。”
方掌柜本是抱着说说看的想法,结果见这农户居然真的要去他爹的私塾,有些诧异。
“说了半天还不知道小兄弟姓甚名谁?”方掌柜好奇问。
宋三牛嘿嘿一笑:“我叫宋三牛,掌柜的你可以叫我三牛,或者宋老弟也行。”
方掌柜闻言脸上也浮现出笑意,低头行了一个书生礼笑道:“宋兄弟你也不必喊我方掌柜,既然你的儿子要去我爹的私塾,你喊我一声方大哥,或者明行便是。”
“好好,方大哥。”
方明行笑着点了点头道:“私塾一年学费三两银子,要是吃住在私塾一年便是四两银子,加上平日里要用到的笔墨纸砚,一年下来恐怕要六两银子,拜师的话需要准备六礼,即肉干、芹菜、莲子、红豆、红枣、桂圆这些,我回家在与父亲说一声,下次你直接带小儿去便是。”接着又把拜师的礼仪简单的说了一遍。
宋三牛听得连连点头,没听懂的地方又要方明行重复了一遍,等把拜师需要的东西都弄懂后,宋三牛点了点头“多谢方大哥提点,我先回去准备着,过几日便带孩子去私塾找令尊。”
方明行摇摇头笑道:“宋兄弟不用客气,如果有什么不懂的,你再来问我。”
“好好好。”
又与方掌柜客气了几句,宋三牛便赶紧前往杂货铺,拜师六礼杂货铺都能买到,东西买好后,宋三牛便兴冲冲的回了家。
宋四河知道他爹今天为他打听私塾这事,也不跑去老宅玩了,专心致志在家里等着,不时的走到院门口伸出头看向村头的小路。
等天接近正午,灶房里饭香味飘了出来,宋三牛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
“儿子,爹回来啦!”
宋四河立马迈着小腿“咻”的一下冲了出去,宋三牛看见小炮仗冲进来,下意识弯下腰把宝贝儿子抱了一个满怀。
“想爹了没?”
“想”宋四河咧嘴笑大声道。
灶房里,王氏拿着锅铲炒着锅里的春笋,春笋是今早她和婆婆在歪脖子山脚下刚从土里拔的,配上腊肉香味鲜的不行,听到院子外边传来动静,立马从灶房里探出头来看,见是两父子又黏糊在一起,无语嘱咐道:“去洗手,准备吃饭。”
“好嘞。”宋三牛把儿子放下后,洗了把手,去灶房里端碗端饭。
宋四河前世就特别喜欢吃笋,到了古代更是喜欢,古代的笋实在是太鲜了,配上腊肉的香味,宋四河小肚子吃的圆乎乎的。
宋三牛吃的也很满足,摸了摸肚子打了一个饱嗝,对着桌上几人笑道:“镇上的私塾我已经打听过了,一年三两银子,加上笔墨纸砚一年五两银子左右。”至于住宿根本是不可能的,儿子还是天天在身边好,他可不放心儿子在离开他的视线。
“打听好就行,家里有牛车,去镇上读书也放心。”宋老爷子看着小孙子吃过饭油乎乎的小嘴巴笑着道。
宋四河听到过几日便要去读书心里也充满了期待,他终于要在这个时代跨出第一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