柠檬爱吃奶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又过了几日,到了三月十八这天,天空湛蓝如洗,几朵卷云随风飘动,阳光洒向大地,温暖而明亮,村中各户人家袅袅炊烟,不时传来几声孩童的嘻戏声,和犬吠声。
宋四河今日早早的便起床了,换上王氏特意为他准备的新衣,挎上心爱的小挎包,来到灶房前,王氏看见儿子穿着一身新衣可爱乖巧的样子,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老张氏把锅里的蛋羹盛出来,又洒了一层糖放上去,端到嘴边吹了吹,才递到小孙子面前慈爱道:“吃吧!”
宋四河用木勺挖了一块,递到奶奶嘴边,奶奶摇摇头拒绝,又递到王氏嘴边,王氏笑道:“娘不爱吃蛋羹。”
不爱吃怎么可能,蛋羹那么香,谁不爱吃,不过宋四河也没有拆穿她们,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着他一定要学有所成。
早饭后,宋三牛背着背篓牵着儿子,在王氏和老俩口的目送下往村口走去,宋二牛早早的便在村口等着了,老三前两天便对他和大哥说过了,以后只要逢集,早上便由他们拉客的时候把小侄儿送去,其他时间和下午再由老三自己去接送,他们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的,再说小侄儿读书他们也开心,甚至他也有些心动,自家也就三河一个儿子,要不也送去私塾读两年,以后也能去镇上找个活计。
这么想着,等老三父子俩上了牛车,宋二牛便忍不住道:“老三,私塾一年要花多银钱?”
宋三牛以为二哥是好奇,解释道:“三到五两不等,镇上有两家私塾呢!”
“嘶,这么贵啊。”宋二牛知道读书贵,但是突然听到这么多银钱还是忍不住咂舌,便是按最低标准三两算,两年便是六两银子,宋二牛又心动又肉痛,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来回的撕扯,家里这么多年积蓄加上分家所得,一共十一两银子不到,要是送三河去读书,算了,先看看小弟家四河读的怎样再说。
三月十八是镇上十日大集,不需要宋二牛吆喝,不一会车上便坐满了人,二伯见车坐满了,轻拍了一下牛屁股,小牛开始铆足了劲前行。
十里八村的经常出来也能混个眼熟,尤其是宋三牛以前这个混不吝,想不认识都难,大家见宋三牛身边坐着一个白净好看的小娃都有些好奇,一个中年妇人终于忍不住道:“宋三牛,你家的崽长得真好看。”
宋三牛挺了挺胸膛笑眯了眼道:“那是,随我。”我骄傲!
“呵呵。”几人看看混不吝的宋三牛,又看看坐在旁边乖巧懂事眨巴着大眼睛听他们说话得小娃,发出了善意的笑声。
一路上欢声笑语,很快便到了镇上,宋二牛等宋三牛宋四河两人下车后,拍了一下牛屁股跑的比谁都快,宋三牛尔康手,宋四河则捂嘴偷笑着,二伯这是怕爹给他钱呢。
宋三牛也知道二哥这是什么意思,也不在意,他这次本来便没准备给,低头朝着儿子笑道:“儿子,走,爹带你去拜师读书。”
说着便牵着宋四河往镇西边柳树巷走去,两人大概走了一刻钟左右,空气中突然飘来一股淡淡的柳树清香,再往前边走了几步,便看见前边有一条小巷,巷子有些窄,两边的院墙高耸,等两人走的近些,就听见里面传来朗朗的读书声:“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”
两人在门口停下,这是一座青砖灰瓦的院子,门楣上挂着两个褪了色的红灯笼,宋三牛不知怎么的,听着里面的读书声开始有些紧张,深呼吸了一口气,走上前抬手轻轻叩响门环。
“咚咚”
“咚咚”
门内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,由远及近,里面响起门栓被拉响的声音,木门“嘎吱”一声开了,露出一个身形消瘦的老伯站在门中央,身着青布长衫,头发发白,笑容可掬的看着宋三牛和宋四河两人,又低头看了看宋四河,脸上扬起慈爱的微笑道:“你们便是我家明行说的,姓宋那户想要读书人家吧!”
“是是。”宋三牛连忙点头,宋四河也一本正经的点了点头。
“呵呵,我是方家的老仆,你们可以叫我方老伯,前两日明行已经对老爷说过此事了,你们不用紧张,快进来,你们随我来。”方老伯笑着说完后,便带头走着,两人赶紧跟在身后。
私塾并不大,前院有五间房,布局紧凑,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摆设,只有一股浓浓的墨香,等跨过门槛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道院墙,正好把前院和后院隔开,走到后院,发现后院种了几株柳树,枝条随风摆动,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,后院有六间房,院子四周虽然有些陈旧,但是看着宽敞明亮,一看就是平日里有人认真清理过的。
方老伯走到一个最西侧门前,领了两人进去后笑道:“你们等一下,我去喊老爷。”说着便往前院走去。
宋三牛来到私塾之后,总觉得有些别扭,尤其是看到这个房间里摆满了书,正厅正中还摆着一张供桌,上面供奉着祖师爷的画像,更是浑身不自在,再看看自家儿子,早已经稳稳当当的坐在椅子上,好奇的四处张望,瞧着一点都不害怕反而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。
宋三牛好奇问:“儿子,你不怕嘛?听说在私塾读书,要是不会背书可是要被打板子的。”
“那会背不就行了,爹,你要对儿子有信心。”宋四河信心满满道。
“哈哈哈,不错不错,有志气。”一道爽朗洪厚的声音从门外传来。
抬眼望去,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背着手走了进来,老者身穿深蓝色的长衫,胡须雪白,一直垂到胸前,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老者的那双眼睛,虽看着年过六旬,但目光炯炯有神,此刻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宋四河。
“这位便是我们私塾的唯一夫子,方夫子。”方老伯在一旁笑着介绍道。
宋四河立马从椅子上跳下,走到方夫子面前大声道:“夫子,我叫宋四河,今年五岁,家住白水镇宋家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