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42章 善良不能当饭吃【1 / 2】

贝加木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“大家出来做生意,客户拿钱提货,这有什么问题吗?”我回应道。

“本来,陈老板是提不走货的,因为他与单据上的客户名对不上。可是,我朋友刚一坚持,他就从皮包里,取出了你父亲生前的委托书。

我朋友还是觉得奇怪,就去网上查了信息,也没发现陈老板名下,有任何企业。他如果不是搞生产,要一批新型机械干什么?

你父亲签合同时,已经付过了三成定金。我刚才说过,朋友怕以后起纠纷,曾派人去过你家,抄录他所有继承人的姓名,从你母亲到你都有。加上你昨晚又唱过粤语歌。所以,我们很容易就确定,你就是利益攸关的一方。

季老弟,这个消息,对你是有用的吧?我朋友还想知道,你以前见过,这位陈使庭老人吗?”周老板看着我说。

“父亲爱交友,是出了名的。家里的麻将房,每天都人来人往。我见过的人多了。”我淡然回答。

“那也对。你是学生,自己有一帮朋友玩,未必认识那些老头。我不过是受人之托,随便问问。季老弟,来都来了,要洗个脚吗?”周老板笑着说。

“还没上班吧?我不洗了。机器的事,等厂里石老板回来后,我们再讨论一下价格,会尽快给你回复。”

我离开会所,立刻在家庭群里艾特母亲,询问父亲之前,有没有留下电话本?

春竹最先回复说,她曾见过,还不止一本。就在母亲房里的柜顶上,一个红色木箱里。

我干脆就委托她,回家去找陈伯(陈使庭)的电话。她隔了很久,才回复说:

“本子里没有。可妈妈记得,很多年以前,父亲曾在她手机里,存过一个陈伯的号码。说是将来万一她有急难,能用得着。

我已经拍照了。妈妈问你,为什么要找他?”

“姐,是别人提起了他,我不知道他的情况,想问一下。”我打字回应。

春竹将陈伯的手机号码,发了过来。我一时还没有头绪,怕陈伯起误会,也不敢贸然去找他,只好将号码熟记在心。我打车往澜石去,在车上,又把与陈伯相关的信息,都一一删掉了。

“逢仔,妈不放心你,以为你一定有事瞒着她,自己先联系了陈伯。原来陈伯刚回了老家,他本来就是外公那边的人。妈妈和他,早年是认识的,嫁到我家后,就很少来往了。”春竹又补了一条信息。

我心中大喜。马上和秦姿淑说明,我要赶往粤西。等她自己忙完,可以坐潭仔的车回广州,不用再等我。

司机将出租车掉头,送我去了佛山西站。不久,我就登上了开往南宁的动车。车一过肇庆,就有一种急迫的心情,使我站了起来,走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,看着外面。一群群的高楼,从我站的窗前飘过。列车穿越了隧道,山就渐渐多了起来,布满眼帘的,从开始时的青翠,一直到了后来的黛绿。

暮色苍茫。短暂地离开大城市后,我依然是行色匆匆。经过了无数颠簸,才到了母亲生长的小山村。

外公早已去世,外婆由舅舅供养着。她的记忆力,衰退很严重。我不得不一次次地提醒她,程悦粤是她的大女儿;而我,是她大女儿的小儿子。

“我知道啊,你是震坤。”外婆眼睛里闪着光,朝我仔细看了一会,慢慢的,眼神又变得黯淡了。舅舅自己也上了年纪,只在旁边,无奈地笑笑,并不做辩解。

夏夜的山中,百鸟归巢。不知何处,有一只孤独的牛蛙,忽然“呱呱,呱呱”,嚷了起来,压过了万虫齐鸣的声音。地坪边的竹林里,有幼鸟开始“唧唧”地惊叫,但很快就被安抚了。

我和舅舅,走到地坪里,聊起了陈伯。

“阿庭这次回来,是早年他有笔征地款,借给了人家应急。那人见他多年在外,平常也难得一见,就设法躲着他。

阿庭打听到对方,又建了新房子,只在几天之内,要办酒席。他就想借此,了结那桩旧事。哎,人家有没有钱,又不是写在脸上。只怕他又要竹篮打水,落一场空罗。”

我央求着舅舅,连夜去找了陈伯。陈伯家是一栋老式的旧楼。他坐在一楼客厅里,灯光从门口溢出,那前墙上的马赛克,都开始泛黄了。

陈伯见了我,也只是笑笑。倒是和舅舅,说起了很多掌故,两人都不时大笑,仿佛又回到了从前。到最后,我问了一下陈伯的行止,就辞了出来。

第二天一大早,我又找了陈伯,正赶上他去收数,我跟在他身后,问起了机器的事。

“就是为季家,保全一点财产。逢仔,你不知道的,那批机器,定金都有几十万。你家的厂还开着呢,放弃了很可惜。

我是遵照你大姐的意思,去办的。她是当家人,给了我一张提货单。机器运回来后,也是她在调配。后续的事,本不归我管,你问伊竹就好。”陈伯点起了一支烟,夹在手上。

“大姐那里,我不但一句问不出来,还要挨骂。陈伯,依你看,父亲都走了这么久,她之前为什么不提呢?”我开始请教。

“还是因为你成年了。季家的事,都绕不过你去。姐姐们都是要嫁人的,有了小家,就有顾不过来的时候。逢仔,有人肯为你提前筹划,还不好吗?”

陈伯微笑着,望着远处一群鱼塘,吸起了烟。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,脸色也变得严峻起来。

鱼塘边上,有个打着赤膊、身穿短裤的壮汉,正在开鱼食。鱼塘后面,有一栋崭新的三层半楼房,我能看到的两面墙,都贴着窄条的瓷砖。楼房前面,一个木耙倒在那儿,周围有些细柴,像是新打了水泥地,还没有干。

“陈叔,你什么时候回来的?一起来喝杯酒啊。”那汉子看见陈伯,先打起了招呼。

“阿占,喝酒也不是今天。你那笔钱,要给我啊。这么多年过去,你房子都建了两个,也该还了。”我们朝鱼塘走去,陈伯接话道。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