倩玉小说网

第65章:给我打【1 / 1】

喾虾一族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倩玉小说网https://www.qianyuwj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夜幕如墨,笼罩着黄云村。胜利和胜义两兄弟在夜色的掩护下,悄然回到家中。他们心里清楚,等待自己的恐怕是一场狂风暴雨,果不其然,刚踏入家门,后娘那尖锐刺耳的叫骂声便如利箭般射来。“你们这两个小崽子,死哪儿去了?

一整晚都不见人影,还知道回来啊!”紧接着,亲爹那凶神恶煞的身影出现,手中紧握着一根粗壮的棍棒,二话不说,朝着兄弟俩就挥了过去。

兄弟俩根本无需伪装痛苦,他们确实彻夜未归,这突如其来的一顿暴打,让他们疼得在地上打滚,身上很快就皮开肉绽,血迹斑斑,模样惨不忍睹。邻居们听到动静,纷纷赶来。

看到孩子被打成这样,心中满是不忍。

一位上了年纪的大娘站出来,劝道:“孩子他爹,教育孩子得有个度,咋能下这么重的手啊,这可不是对待孩子的法子。”然而,胜利的父亲却像一头发狂的野兽,蛮横地吼道:“关你们什么事!我教训自己的儿子,天经地义!有闲工夫管我家的事儿,不如回去看看你们自家孩子咋样了!”

这番话瞬间激怒了周围的村民,大家纷纷指责他的不是。就在气氛愈发紧张之时,黄素琴的亲友团如同神兵天降。胜利的姥爷带着一群人,气势汹汹地闯进了村子。姥爷看到外孙被折磨成这副模样,心疼得眼眶泛红,怒不可遏。

他大手一挥,喊道:“给我打,这个混账东西,怎么能这么对待孩子!”众人一拥而上,将胜利的父亲狠狠揍了一顿。村里的其他村民,看到这一幕,不仅没有阻拦,反而在一旁拍手称快。大家心里都清楚,这家伙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过分,早就引起了公愤。

黄云村的村长得知消息后,赶忙赶来。他看着眼前混乱的场面,脸上一阵红一阵白,觉得这事简直丢尽了村子的脸。胜利的姥爷看到村长,更是气不打一处来,他大步走到村长面前,质问道:“村长,你看看这事儿怎么解决?我外孙被他亲爹打成这样,这还有天理吗?”

村长无奈地叹了口气,说道:“老哥,您先消消气,我也知道这事儿他做得不对,咱们坐下来好好商量个办法。”

胜利的姥爷挺直了腰板,斩钉截铁地说:“我的想法很简单,他既然养不活我外孙,那我就把孩子带走,从今往后,这两个孩子跟他再无瓜葛。今天在场的各位,都给我做个见证。

”村民们听了,纷纷点头。在这个艰难的时代,很多人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维持,姥爷能在女儿去世后,还想着照顾外孙,这份情义让大家钦佩不已。

然而,胜利的父亲却像个无赖一般,厚着脸皮说道:“我不同意!除非给我200元!这两个小子在家还能帮着干活,他们走了,我家就少了两个劳动力……”

此话一出,全场哗然。村民们瞪大了眼睛,不敢相信世上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。黄云村的村长也气得满脸通红,呵斥道:“你还要不要脸?别在这儿给咱村丢人现眼!”

“打!”村长一声令下,早就对胜利父亲的行为忍无可忍的村民们,纷纷撸起袖子,冲上前去。大家一边打,一边骂:“见过坏的,没见过你这么坏的爹,简直就是在卖儿子,太没人性了!”

在众人的围攻下,胜利的父亲被打得鼻青脸肿,毫无还手之力。而他的老婆,看到这阵仗,吓得躲在角落里瑟瑟发抖,根本不敢出声。

最终,在村长和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族老的调解下,胜利和胜义两兄弟正式与亲生父亲断绝关系,跟着姥爷离开了。胜利的父亲不仅一分钱没得到,还挨了两顿揍,更糟糕的是,他在村里彻底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,与村民们的关系彻底破裂。

黄素琴看到两个外甥伤痕累累的样子,心疼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当天,她便带着孩子回到城里的四合院,让他们好好修养。

……

午后的阳光懒洋洋地洒在李家庄,李辰溪百无聊赖,在村里四处闲逛。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,家里几乎没有什么娱乐设施,既没有能播放精彩节目的电视,也没有可以随时联系他人的手机,更没有功能强大的电脑。

人们要是聚在一起,就唠唠嗑,分享一下家长里短;要是独自一人,往往只能坐在院子里发呆。

李辰溪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一张收音机票。他心想,找个时间把收音机买回来,让爷爷、奶奶也能听听广播,解解闷。他心里明白,在这个时代,收音机对于李家庄的村民来说,绝对是个稀罕玩意儿。

一旦李家庄有了收音机,到时候肯定会吸引不少闲着的老头老太太来凑热闹。毕竟,在李家庄,几乎所有人都没听过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。

收音机在当时可是不折不扣的高科技产品。至于电视机,虽然已经问世,但在农村,那简直是天方夜谭,就连在城里,拥有电视机的家庭也是凤毛麟角。李辰溪穿越到这个时代这么久,还从未见过电视机的影子。

到了七十年代,电视机虽然依然少见,但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神秘莫测。而直到八十年代,电视机才真正开始大规模地走进普通百姓的家庭。

就这样,李辰溪不知不觉走到了河堤边。眼前的景象让他精神一振,只见河堤边一片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。村民们有的挥舞着锄头,奋力翻土;有的弯着腰,仔细清理着石头。大家齐心协力,干劲十足。

这就是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,人们虽然生活贫困,但心中有信仰,对未来充满希望,干活时充满了激情。

“十六叔!”“辰溪!”村民们看到李辰溪,纷纷热情地打招呼,声音中充满了亲切与敬意。

老支书迈着沉稳的步伐,缓缓朝李辰溪走来。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,说道:“辰溪啊,咱村买的这些玉米种子,一共花了多少钱啊?我得好好盘算盘算,前阵子村里的开销有点大,要是钱不够,还得发动大伙凑一凑。”

李辰溪笑了笑,语气轻松地说:“给八十元就行。”其实,他心里也没底这价格是否合理,因为这些种子是他从脑中的商店购买的,商店给出的就是这个价格,他也没想过从中赚取差价。

老支书听后,微微一愣,随即眼神中满是感激:“辰溪啊,真是太谢谢你了!”老支书心里清楚,现在市面上的玉米种子,不管是什么品种,八十元根本买不到这么多。这些种子颗颗饱满,一看就是精心挑选出来的,价格肯定比普通的玉米粒高出不少。

而且在这个时节,想要买到玉米种子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更别说要这么多了。他猜想,李辰溪为了弄这些种子,肯定费了不少心思,说不定还欠了别人人情。

李辰溪摆了摆手,笑着说:“支书,您可别这么见外,咱都是一个村的,何必这么客气呢。”

老支书无奈地摇了摇头,说道:“行啦,行啦,咱不说这些客套话了。”他心里明白,再多的感谢,都不如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点事来回报李辰溪。

老支书的目光转向那片新开垦的河床,微微叹了口气,说道:“这土是好土啊,就是可惜了……”

他心里担忧,这片河床好不容易开垦出来,可万一上游的河水突然下来,这辛苦开垦的成果恐怕瞬间就会付诸东流,到时候全村人的心血可就白费了,想到这儿,他心里一阵刺痛。

李辰溪却不以为然,说道:“有啥可惜的?等旱年过去了,咱再把那些土挖上来不就行了。”

他接着分析道:“这样做有两个好处,一来,能清理河道的淤泥,避免河道堵塞;二来,加深了河道,以后能储存更多的水,既能防旱,又能防洪,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!”

老支书听着李辰溪的话,眼睛越睁越大,脸上又露出了那种又惊又喜的神情。他不禁在心里感叹,这孩子的脑袋瓜是怎么长的?每次提出的建议,都能让人眼前一亮,想出这么绝妙的点子。

对啊,把土挖出来,本就是河底的淤泥,肥沃得很,丢在河底多浪费啊!而且就算公社的人来了,也挑不出毛病,毕竟这是在清理河道,还能起到防洪的作用,谁敢说不好?

李辰溪又补充了一句:“就是这工程量可能有点大。”

老支书连忙摆手,说道:“不大,不大!你说得太对了!到时候把土挖出来,既清了淤,又肥了田。”他越想越兴奋,恨不得马上就开始行动。至于工程量,现在村里最不缺的就是劳动力。农忙过后,大家也没什么要紧事做,正好可以投入到这项工作中。

就在这时,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。只见一群人围在一起,似乎是挖出了什么东西,大家都在好奇地张望。

李辰溪和老支书对视了一眼,然后朝着人群走去。

“让一让,让一让,辰溪来了!”人群中有人喊道。

……

老支书听到这话,心里一阵无语,暗自嘀咕:“你这家伙,眼里就只有辰溪,没看到我也在这儿吗?真是的……”